辽宁上半年农业发展调查报告——结构调整调出新空间

来源:辽宁日报
2017-07-26 06:52:00
分享

今年以来,我省农业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大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农业生产稳定向好,农民收入稳中有增,为我省农业开创出巨大的发展空间。

上半年,面对罕见的旱灾,全省第一产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增加值同比增长1.9%以上,比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了一季度增长水平。

春种秋收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点,而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设施农业、早春蔬菜、应季水果已经从传统农业中脱离出来。盛夏时节,记者在我省农村多地采访,发现许多农民的收入不用再等到秋后算账,而是一年四季都能来钱。在辽南,白里透红的棚桃刚刚采摘上市;在辽西,棚菜已经出产了两季。以结构调整带动增收,给农民带来了希望,也为农业的新发展夯实了基础。

一增一减 闯出致富新道路

“以前,村里大部分村民种玉米,现在市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在玉米地里种起了西红柿、香瓜、中草药、辣椒等作物,村民平均收入提高十几倍,仅香瓜种植阶段,一个人在合作社打零工,就能收入5000元左右。”7月24日,开原市八棵树镇下窝棚村村主任庞学芝这样告诉记者。

我省今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0.45万公顷,新增优质粮食4.87万公顷、油料2.27万公顷、蔬菜1466.67公顷、西甜瓜1000公顷、饲料作物1600公顷。在一增一减之间,全省农民闯出了致富新道路。省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预计可增加农民收入11.5亿元以上。

结构调整虽蕴含了巨大商机,但调整初期还是遇到一些波折。以十年九旱的辽西地区为例,农业基本上是靠天吃饭。面对种植结构调整,农民普遍存在想调、怕调、又不会调的问题。

“种惯了玉米,你再让我种别的,咱不会种,也怕种不好亏了。”兴城市碱厂乡白庙子村农民邓彦基的话很有代表性,反映了部分农民面对改革到来时的迷茫。

着眼农村,着眼农业,我省通过出台《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意在破解全省各地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调结构进行科学有序的引导,从多个方面保证了结构调整的顺利实施。

今年上半年,我省持续发力,先后制定了《完善支农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农产品加工示范集聚区管理办法》《农产品加工集聚区2017至2020年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调结构、转方式,把我省农业进一步向现代化方向引领。 

各地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调结构和农民增收致富紧密连接起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

兴城市根据地域特点,围绕优势产业抓调整,重点巩固了花生、蔬菜、畜禽养殖、水果、水产品、大棚食用菌六大产业,其中花生种植面积达到4.4万公顷,占到了全市耕地面积的56%,重点解决了调什么、怎么调的问题。农民每公顷花生比玉米多收入1.5万元。

种植业结构调整,说小则小,说大则大。表面看,只是调减了玉米种植面积,调减的背后,却是一个新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其中蕴含的商机恰恰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法门,也是破解农业发展瓶颈的最好手段。

义县把种植业结构调整上升到战略调整层面来认识,出台了种植结构调整的系列政策,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集中流转土地发展裸地菜、新建高效日光温室、新建大棚等占地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分别给予扶持资金10万元。今年,全县设施农业、中药材、裸地菜、葵花子、甜菜等高效田面积已达到1800公顷。

“四两拨千斤”正是种植结构调整在我省农村的真实写照,一是反映出我省在“调”时方法用得巧,二是反映出“调”后我省农业显现的巨大发展空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