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做好现代农业示范带这篇大文章

来源:辽宁日报
2017-07-03 07:18:00
分享

原标题:做好现代农业示范带这篇大文章

几年来,务欢池镇通过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果品林业、畜牧业等,使农民收入多元化,有效规避了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而在阜新县建设镇哈不台村,当地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在连续两年遭受旱灾的情况下,番茄种植户却逆势获得丰收。辽宁金地果蔬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番茄种植带动了10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眼下,公司正在加快推进浓缩番茄酱加工项目二期工程,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一条日处理能力达1500吨的大包装生产线。

摆脱靠天吃饭,以务欢池镇和建设镇为代表,阜新县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地正在逐步建立适合气候条件、符合农民意愿、契合产业发展的种植结构,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规模经营和示范引领,带动农户共同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同时,通过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投资,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去年4月份,农业部正式确定在阜新县实施为期三年(2016-2018)的农业结构调整试点,当年调减玉米面积1.3万公顷。阜新县一位负责同志说:“2017年市里下达阜新县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指标为420公顷,我们计划调减867公顷,重点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等优势特色种植业。”

让地种得精,才能土生“金”。在阜新各地,正在转变思路,用生动的实践,一步步破解着农业发展“怎么干”的新课题。用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调动起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场持久战 化天灾为机遇在加速推进改革中富农强市

十年九旱的现实,加上基层的实践探索,让阜新全市上下形成了一个共识: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农业大市的农业发展没有出路。

2017年的大旱,再一次成为阜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

阜新市委、市政府拿出了一系列系统的抗旱减灾长远安排部署,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现代农业建设三年滚动计划。在长达43页的计划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阜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线图,有目标、有任务、有考核标准:利用三年时间,将现代农业建设扩展到全市所有65个乡镇,再建现代农业示范区6.67万公顷,预计实现土地产出率比传统农业提高6倍、农产品加工率达到70%、土地流转及土地托管面积达到70%……

阜新市农委主任王城解释,阜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于这样两大思路。

——保证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有基本保障,要靠避灾农业和高效农业。形成一户一亩园、一户一亩棚、一户两亩果,一户十亩地的产业结构。

——面对干旱状况,力争基本生产,要开展抗灾、躲灾生产。采取依不同时段选择不同作物品种,实施高水平的机械化作业和科学的栽培技术来保证及时有效播种。同时,打破以往“一家一户“的种植状态,由新型农业主体采取合作、委托代耕、土地流转等形式实现规模化经营。

保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在阜新,推进农业改革发展已经成为一场持久战,而这场战役打响于2013年年末,历史性突破也起步于此。当年11月30日,阜新市委、市政府召开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动员大会。

阜新提出,此次农业领域的改革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不是简单的少种点什么、多种点什么,而是涵盖范围广、触及层次深的一场全方位变革。要更注重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更注重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经营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更注重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激活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此后,一项项改革措施在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三年多的时间,示范带显示出点石成金的神奇魔力。

一组数据显示:三年多来,示范带建设确定的重点产业增收效果显著,设施农业、高效农业、果品林业的亩效益分别比传统农业增长22.5倍、5.1倍、4.9倍;流转土地13万公顷,农民在流转土地里打工人均收入可达1.08万元,在示范带内务农人均收入可达8655元。

种植结构的巨变不仅让农民富起来——在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干旱的情况下,阜新市农民人均收入仍增长6.3%和5%,还成为撬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强劲动力。示范带源源不断出产质量上乘、品种丰富的农产品,激活了肉类、粮食、果蔬、乳品和油料等农产品加工业,带旺了仓储、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形成了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大格局。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给阜新市农业、农村、农民带来了深刻变化,还创造了新资源和新优势。示范带建设被省政府列为重点工程,并向全省推广阜新经验。

阜新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得到了解放,大家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学会了用土地资源入股、流转、招商。阜新正在逐步摆脱长年不变的“老传统”,埋头苦干之前,先抬头看看能不能增收致富,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2017年,阜新再次遭遇大旱,而今,这片土地上则多了一份淡定。采访中,一个直观的感受是,虽有天灾,但人心稳、信心足。相信,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进一步推进经济的转型升级,阜新必将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蜕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