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拂过鸭绿江畔,辽东学院银杏鎏金。10月25日,辽东学院第十二届银杏文化节盛大开幕,学校党委副书记张钟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校友、师生代表共同参加开幕仪式。本届文化节以“金秋共生 杏会辽东”为主题,融合展览、展演、学术研讨、非遗体验、美食品鉴等多元活动,广大师生、校友及市民共同沉醉在这兼具文化味与烟火气的秋日盛景中。
文化韵味在多元活动中层层铺展开来。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大思政课——“战火中的书信”展演活动构建起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红色记忆在笔墨交融中深植人心。抗美援朝精神育人馆序厅中,“丹青绘峥嵘 光影铸丰碑”主题书画摄影艺术作品以细腻笔触、生动镜头致敬抗战胜利80周年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的光辉历史。同期,银杏大道两侧的学院展区热闹非凡:艺术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举办辽宁省国潮文化应用设计大赛,将传统与现代创意碰撞;纺织服装学院推出非遗印染互动体验,展现“染韵承薪火”的匠心传承;艺术学院举办红色文创主题展,以匠心独运的设计语言激活红色记忆,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璀璨光芒;管理学院“商战实景挑战赛——校园营销嘉年华”以实战对抗点燃创业热情;人文与教育学院的师生手执毛笔,将金秋的盛景写进楹联创作中;旅游与文化学院文旅推介展示通过特色线路规划与地域文化解说,勾勒出文旅融合发展的全新图景,尽显地方风情与时代活力;农学院“农情聚校庆 薪火传初心”系列活动则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农业科技的魅力……
第三届“梦想力量”校园模特大赛于银杏大道盛装上演。学生模特身着设计感服饰,步履翩然穿行于金叶翩跹的银杏长廊,光影交织间构成一幅流动的时尚画卷。更有来自多国的留学生模特加入展演行列,多元文化风采与鎏金秋色交相辉映,为这场秋日盛会增添国际化注脚。“非遗承古韵·民族一家亲”主题活动由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与外国语学院联合策划,多民族服饰展演与歌舞互动,彰显民族团结的绚烂画卷。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学子和着律动健身操的节拍踏歌而舞,操场上跃动着青春的轨迹。
校园美食街上,几十个摊位沿步道排开。丹东特色的米酒、打糕与海鲜烤肉散发着浓郁的地域风味,让师生和市民在金黄银杏树下感受“舌尖上的辽东”。留学生们也带来异国美食展,让游客在品味中感受多元文化交融。
在辽东学院办学76周年校庆之际,位于文萃楼2楼的校史馆历经全新升级正式落成,并首次面向公众开放。新建的校史馆以丰富的史料、现代化的展陈技术,系统梳理了学校自创立以来的发展脉络与育人成就,与同期开放的学校抗美援朝精神育人馆一道,成为本届文化节中连接历史与未来、彰显学校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为师生、校友及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沉浸式校史文化与红色教育体验。
在银杏文化节欢畅的氛围中,抗美援朝精神与红色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以及“烽火记忆·时代书写”抗美援朝题材创作研讨会相继举办。活动汇聚了全国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抗美援朝精神的传承与新时代红色题材文学作品的创新表达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既为红色文化研究注入新思考,更以扎实的学术交流进一步强化了文化节的思想厚度与学术内涵。
从沉浸式展览、活力展演到思想碰撞的学术研讨,本届文化节以六大板块30余项活动,构建起一场立体文化矩阵,满枝鎏金与多彩活动相映生辉,让秋日校园成为市民向往的文化打卡地。“这不仅是校园的节日,更是丹东人的秋日盛典。”带着相机漫步校园的市民刘先生赞叹道。文化节期间,学校敞开校门迎接八方来客,沿途清晰的指引标识与志愿服务岗,让每一位访客都能轻松解锁“杏会辽东”的浪漫旅程。
辽东学院银杏文化节历经十二载积淀,它见证着自然与人文的共生共美,推动着校园与城市的共荣共进,更书写着传统与青春的共绽芳华,成为连接校园与城市、传承文化与激发活力的重要纽带。正如飘落的银杏叶终将滋养新的生机,辽东学院的银杏故事,也将在年复一年的期待中,续写更加动人的金色篇章。
(刘伟和 林可|编辑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