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山保护区猛禽迁徙季连续两年超“十万猛”今年达成时间较去年提前10天再次刷新中国大陆猛禽监测的历史纪录

老铁山保护区猛禽迁徙季连续两年超“十万猛”今年达成时间较去年提前10天再次刷新中国大陆猛禽监测的历史纪录

来源:大连日报 2025-10-19 13: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杜杨楠)10月15日15时许,随着一群乌雕飞掠而过并被准确记录,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称老铁山保护区)2025年度猛禽迁徙季观测到的猛禽总数突破10万只。截至当日17时,累计观测猛禽数量达100096只。据了解,这是继2024年首次达成“十万猛”观测量后,老铁山保护区连续第二年实现单季猛禽观测量超十万只,且今年达成时间较去年提前了10天,再次刷新中国大陆猛禽监测的历史纪录,进一步巩固了其“中国大陆第一观猛胜地”的地位。

据了解,今年“十万猛”的提前到来,着实给了监测人员大大的惊喜。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下称保护区管理局)科教中心负责人袁鸿儒向记者道出其中原委:国庆期间原本“猛”力十足,监测总数超过29000只,创下2018年开展猛禽监测以来的同期新高。但随后多日天气不佳且时有连绵秋雨造访,猛禽迁徙也随之“偃旗息鼓”,每日迁徙数量有所波动,为此大家内心都十分担忧焦急。“这次‘十万猛’达成,大家心里都踏实了,也更加振奋了。”袁鸿儒话语中难掩兴奋。

据介绍,今年猛禽迁徙呈现出许多特点,如前期迁徙高峰较过去两年延后约一周,观测总数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5%。除“万猛日”外,单日观测超过3000只的“超级千猛日”多达14天,多于往年。记者了解到,这些观测结果都得益于监测体系的持续优化与保护成效。监测方法更加科学化,根据风向和猛禽迁徙方向灵活布设观测点位,多组志愿者协同监测,显著提升了数据的完整性与可靠性;队伍专业稳定化,由7名经验丰富的核心监测员带领超200人次的志愿者共同参与,核心人员的专业性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志愿者的辅助则提供了大量影像资料,丰富了猛禽个体识别数据库;科技赋能降误差,持续运用红外热成像相机,有效监测了超高、超远距离迁徙的个体,减少漏记情况。

“按当前过境情况,本季极可能在10月底就能突破去年11万多只的纪录,创下监测新高。”对于后续展望,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田华充满信心,他说,老铁山连续刷新猛禽观测纪录,在中国大陆监测领域“一枝独秀”,这不仅是数字的突破,更是全社会以实际行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体现。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