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机作业前要勘察路线,务必与电线杆、变压器、拉线等电力设施保持安全距离,近电收割可不能疏忽,有什么问题记得联系我们。”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建设镇玉米示范区近期收割作业繁忙,每天都有6、7台收割机同时开展作业。10月11日,国网辽宁电力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专门来到建设镇玉米示范区,向农户和农机操作人员当面讲解收割机的近电收割安全注意事项,以此提升安全意识,避免触碰电力设施。
秋收开始前,国网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供电公司主动与地方政府、乡镇村委会、农机合作社对接,精准掌握全县各类作物种植面积、收割进度、农机作业调度等信息,针对秋收期间玉米收割农机作业频繁,易出现误触误碰风险等情况,制定专项安全用电保障方案。该公司推行“分片包干”模式,组织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入玉米种植集中区域,重点对田间供电线路、变压器及配电箱开展全方位隐患排查,仔细检查线路绝缘性、电杆基础运行状况,补装高压危险警示标识,发现隐患第一时间整改。同时向农机驾驶操作员发放秋收安全用电手册,现场演示误触线路应急处置方法。
为做好从秋收到加工储备的全流程服务,国网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供电公司还在各玉米主产区开通“秋收用电服务绿色通道”,各供电所24小时专人值守响应农户和农机合作社诉求。针对脱粒机等农机具的临时用电需求,供电服务人员主动上门办理用电手续,提供接线指导和设备安全检测服务,确保农机具用电安全可靠。该公司还充分利用村屯广播、微信群、田间标语宣传安全用电知识,提醒农户勿在供电线路下堆秸秆,防范焚烧引发线路故障。
秋收期间,该公司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携带红外测温仪、绝缘检测仪轮流到田间地头巡检线路设备,跟随收割机同步移动巡检,核查作业距离,及时制止违规靠近线路操作行为,耐心讲解安全距离标准并协助规划作业路径。针对影响线路安全的障碍物,服务队员主动调配镰刀、绳索、电锯等工具,联合农户清理玉米秸秆堆积区280余处,修剪超高杂树60余棵,在穿越连片耕地的线路区段设临时警示彩旗与夜光标识,确保农机昼夜作业能识别安全边界,实现“农机作业到哪里,电力服务就跟到哪里”。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有478万亩耕地,围绕种植规模与“北畜牧、南果蔬、西杂粮、东粮油”的产业布局,国网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供电公司将电力服务从玉米主产区延伸至全域各类作物收割现场,结合作物收割特点与进度动态调整服务策略,提升用电突发情况处置能力。同时,用智能巡检设备监测田间线路,通过大数据分析玉米主产区用电负荷,提前调配供电,为秋收筑牢安全用电防线,助力乡村振兴。
(武子朝 刘适铖|编辑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