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一带一路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辽宁沈阳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东北大学主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来自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14个国家的30位国际知名学者,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企业代表等170余人参会,共同研讨腐蚀前沿科技与未来发展方向。
大会聚焦钢铁、石油、电子、航空航天、原子能、海洋、医疗等领域的关键腐蚀与防护问题,采用多层次、多维度的学术交流形式,共举办20场大会报告、21场主旨报告、44场口头报告,展示57个海报,内容涵盖产业前沿、技术创新及应用推广等关键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教授,《Corrosion Science》主编Oscar Rosa Mattos教授,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尼日利亚联邦科技大学副校长Emeka E. Oguzie教授,尼泊尔拉杰希·贾纳克大学副校长Amar Prasad Yadav教授,巴西原子能研究院院长Isolda Costa教授,英国腐蚀协会主席高云男,欧洲结构完整性学会会士、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Milos Djukic教授,Uhlig奖获得者、葡萄牙阿维罗大学Mário Ferreira教授,美国电化学学会会士、法国皮埃尔-居里大学Kevin Ogle教授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应邀作大会报告,详细介绍材料腐蚀与防护领域的最新突破性成果,并就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未来挑战及创新发展路径进行研讨。
依托东北大学在材料腐蚀与防护研究领域的显著优势,本届会议着力打造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创新理念与前沿成果广泛传播,深化相关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协同创新,为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学校、企业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会议期间,东北大学“材料腐蚀与防护国际联合实验室”和“一带一路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国际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这标志着东北大学在新材料领域的国际合作迈入新阶段,为全球材料腐蚀与防护研究构建了更加开放、协同、共赢的创新平台。
(王刚 刘适铖|编辑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