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南科技城打造科创特区新标杆 集聚各类科技型企业超7000家 创新"热带雨林"效应凸显

浑南科技城打造科创特区新标杆 集聚各类科技型企业超7000家 创新"热带雨林"效应凸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6 09: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沈阳浑南科技城已集聚各类科技型企业总数超过7000家,创新"热带雨林"效应日益凸显。沈阳浑南区区委书记、沈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闫占峰表示,科技城正在成为东北地区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创新平台集聚效应显著

闫占峰介绍,科技城内目前共有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创新平台467家,其中国家级达到37家。辽宁材料实验室核心功能区已交付使用,累计发表学术期刊论文430余篇,申请专利60余件。

辽宁辽河实验室落户科技城中央科创区,由实验室核心科研团队论证的"智能制造系统和机器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正式获党中央批复,标志着沈阳在工业互联网与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4年7月1日,浑南科技城中央科创区正式开园。目前,以91平方公里生产生活空间为基础、7.2平方公里启动空间为核心承载的科技城大空间体系已然形成。

技术突破填补国内空白

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方面,近三年共有6项技术突破"卡脖子"问题、4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东软国产光子计数CT获批上市,拓荆在薄膜沉积和先进封装领域从"国产替代"迈向"技术引领",芯源微涂胶显影机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中国航发"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填补国内空白。

科技城集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3652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500家、雏鹰瞪羚943家、独角兽类企业8家。围绕"5+1"主导产业,形成了"一谷七园"产业布局,六大主导产业产值接近1500亿元。

创新转化机制成效突出

浑南科技城创新实施"新东拓+"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行动,以新松、东软、拓荆3家企业为模板,分别面向大院大所、大学和创新团队培育相应类型企业。目前已对接洽谈重点项目247个,签约落地78个,正式运营77个。

此外,沈阳市科学技术局和浑南区联合选派13名逆向"科技特派员","一对一"进驻9所高校、4家科研院所,已储备科技成果转化项目994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159项。

汇聚"国字号"资源力量

2025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东北中心在浑南科技城揭牌并启动运营。东北中心目前已举办各类活动55场,吸引"线上+线下"24000余人参加。

东北地区国家高新区联盟秘书处设在火炬中心东北中心,深化19个国家高新区共建共享对接机制。科技城还集聚了工信部招标中心、中科院战略研究院等"国字号"资源力量。

下一步,浑南科技城将全面优化创新策源、孵化转化、应用场景、金融赋能、人才保障、教育支撑六大体系,建立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心、中试熟化基地10个,举办路演活动100场,转化技术成果1000项。

依托完善的创新生态和强劲的发展动能,浑南科技城正在成为东北地区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庄昕 刘适铖|编辑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吴勇)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