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走进满清故里 沉浸式体验满清文化魅力——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感知中国”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系列活动顺利开展

留学生走进满清故里 沉浸式体验满清文化魅力——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感知中国”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系列活动顺利开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3 21:0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帮助来华留学生深入感知中国历史脉络与发展成就,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推动体验式、沉浸式文化教育,培植知华、友华的真挚情感,近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喀麦隆、加纳等15个国家的47名留学生,赴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开展“感知中国”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活动。

上午,留学生们抵达本次文化体验的首站——赫图阿拉城。这座拥有四百余年历史的古城,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诞生地和后金政权的发祥地,承载着浓郁的满族历史文化记忆。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依次参观文庙、满族博物馆、汗王寝宫、汗宫大衙门、正白旗衙门及塔克世故居等地。体验满族传统嘎拉哈游戏,观赏萨满舞蹈,跟着非遗传承人学习剪纸。“窗户纸糊在外,养活孩子吊起来,大姑娘叼烟袋”——“满族三大怪”民俗生动呈现了满族人民适应环境、乐观智慧的生活哲学,引起了留学生的浓厚兴趣。

随后,大家走进旗袍博物馆。馆内陈列的精美满绣作品与传统服饰,不仅展现了满族匠人高超的手工技艺,更折射出满汉文化交融下服饰美学的演变历程。留学生们在细致纹样与华丽袍服之间,感受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文化气质。

午后,师生一行来到清永陵——清王朝关外三陵之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清永陵不仅在建筑形制、石刻艺术与风水布局方面彰显中国古代陵寝文化的高度成就,更体现了满族祭祀传统与中华礼制文明的深度融合。留学生们徜徉在殿宇与山水之间,惊叹于启运门两侧三百余年未曾风化的五彩云龙袖壁,对中国古人的智慧与技艺表示由衷敬佩。

来自俄罗斯的安娜分享道:“我对不同民族的历史和传统非常着迷。在赫图阿拉城,我仿佛穿越回了四百年前,亲身感受到满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的生活方式。最让我惊叹的是萨满文化,它与俄罗斯的一些传统文化既有相似之处,又如此不同,这种跨文化的共鸣与差异让我对中国多元一体的民族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来自加纳的王阳表示:“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并接触满族的刺绣和服饰,工艺之精美令人难以置信!在我们国家,传统纺织也是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所以看到中国的非遗技艺保存得如此完好,并且仍在传承,我非常感动。这不仅仅是一次参观,更是一场文化的对话,让我明白了保护传统文化对任何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本次活动依托抚顺作为清前文化重镇的特殊地位,通过实地探访、非遗体验与专家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拓展了留学生的文化视野,更加深了他们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历史和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与认同。活动在留学生群体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希望今后能参与更多这样有深度、有温度的文化实践,真正走进中国、读懂中国。

(黎雪峤 石丽菊 |编辑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吴勇)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