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辽宁省辽商总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联合北京国际交流协会人文交流与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全国高校继续教育与高质量就业持续发展高峰会议暨中外人文交流研讨会近日在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成功举办。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孙延鹏参加会议并致辞。
校长孙延鹏在致辞中表示,学校自1951年创立以来,历经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从跻身全国首批28所高职示范校,到2019年成为辽宁省内唯一入选国家“双高计划”的建设单位,学校综合实力始终位于全国高职院校前50强,且稳居辽宁省高职教育领域首位。多年来,学校始终把服务区域发展作为核心使命,在保障高质量就业、推进产教融合两大领域持续深耕。紧扣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重点产业需求,构建了“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围绕“一体两翼”战略,牵头组建机器人、民用航空、低空经济等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及沈阳辉山经开区市域产教联合体,入选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对接产业高端,与沈飞、华为、新松等领军企业共建7个特色产业学院,建成5个省级区域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149个实习实训基地;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共建2个“墨子工坊”海外产业学院,将辽宁职教品牌推向沿线国家。此次会议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动高质量就业提供了重要平台。未来,学校将与辽商总会一道,聚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继续教育改革、就业服务升级、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持续发力,为辽宁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辽宁省辽商总会副会长袁鸣霞表示,此次活动旨在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与教育对外开放的部署要求,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汇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探讨新形势下人才培养与就业创新的融合路径。
辽宁省辽商总会产教融合专委会主任刘尧在会上发出三项合作倡议:一是深化中马“校校合作”,打造国际人才快车道;二是推动央国企“订单班”,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三是强化辽宁服务中心职能,当好三方联动“枢纽站”。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继续教育发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勇表示,专委会将继续秉承“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推动继续教育发展”的工作宗旨,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和工作机制完善;深化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和方法创新;拓展校企合作和搭建线上就业渠道;搭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平台;加强宣传引导和氛围营造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还将加强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合作,共同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和继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会上,与会嘉宾就数字化教育赋能人才培养、中马国际领军人才计划、辽宁-印度尼西亚高职院校职教出海、低空经济教培就业与场景应用等内容进行了研讨。
会后,与会嘉宾参观了学校公路工程检测中心和机电工程系实训中心。
(李玉巧 刘适铖|编辑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吴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