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岩场变身绿色明珠 鞍钢矿业生态园实现"碳中和"

排岩场变身绿色明珠 鞍钢矿业生态园实现"碳中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8 13: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鞍钢矿业大孤山铁矿百年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大面积排岩场,曾经寸草不生、满目疮痍。如今,这里已变身为绿意盎然的鞍钢矿业生态园,通过20年的科技创新和生态复垦,实现年固碳532.5吨,完成了由"碳源"向"碳汇"的历史性转变。

辽宁省自然资源厅2024年持续实施辽河流域(浑太水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工程,已完成生态修复总面积86平方公里。在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支持企业探索创新修复技术和模式,鼓励发展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

在大孤山铁矿百年开采过程中,废弃矿石形成了大面积排岩场,寸草不生。鞍钢矿业深入践行可持续发展思想,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这片排岩场上建设生态园,进行复垦绿化。

针对边坡岩石结构复杂、坡面角度大、水土容易流失等问题,自主研发边坡修复喷播技术、边坡生态修复配置优化技术等多项技术,植株成活率达到95%以上。创新性地运用铁尾矿土壤化再造利用技术,先用铁尾砂做土壤基层,再于表面铺设客土,同时综合应用植物-微生物-土壤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大幅减少客土需求,实现固废物资源化利用。

截至目前,共获得20多项省市绿色矿山科技成果奖,获得2项绿化复垦专利,1项专有技术。

辽宁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院长徐振洋表示:"作为央企,鞍钢矿业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理念到行动都符合矿山环境保护要求。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既带来了生态效益,又实现了经济收益,真正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为全国类似矿山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成功模式。"

经过20年建设,生态园完成废弃排岩场修复79公顷,新增林地411公顷,种植树木360余万株。利用废弃排岩场打造的生态园设置了科普展示区、水果采摘区、蔬菜种植区、苗木培植区等4个展区,栽植20多个品种的绿化类和观赏类树种,开辟梨树园5公顷、李子园3公顷,园区负氧离子平均数值达5200以上。

基于国家/国际标准核算体系的测算显示,生态园的年碳排放量约为100.7吨,年固碳量约532.5吨,已实现碳中和。当前生态园的植被碳储量为0.9万吨,整个大孤山植被碳储量为6.5万吨,为铁矿石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碳交易基础。

在经济效益方面,建园至今累计接待国内外大中企业、社会团体、政府机关、新闻媒体等考察团1800余次。自2023年5月正式开园以来已实现经济效益约200万元,预计年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实现经济收入300余万元,同时将带动周边村镇经济效益增长。

昔日寸草不生的废弃排岩场,如今已成为展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为全国类似废弃排岩场的生态修复提供了宝贵经验。

(刘适铖|编辑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吴勇 )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