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Fans”获游客大赞 “能量站”诠释城市魅力

“宠Fans”获游客大赞 “能量站”诠释城市魅力

来源:大连日报 2025-07-30 13:4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入夏以来,大连迎来旅游旺季与多场大型演唱会叠加的客流高峰。为回应游客服务需求,市委社会工作部于7月中旬向全市城乡社区工作者发出《致全市城乡社区工作者的一封信》,号召以“主人翁”姿态投身旅游服务,在景区、商圈、交通枢纽等流动人群密集区设置“宠Fans能量站”,用细节传递城市温度。一时间,全市社区迅速响应,一场“全员参与、全时覆盖”的暖心服务行动在大街小巷展开。

沙河口区春柳街道泰安社区是最早行动的社区之一。“冰山慧谷人流密集,熊洞街更是人来人往。我们不仅要解决游客实际需求,更要展现社区志愿者的风貌。”泰安社区党委书记李楚麟介绍,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提供免费饮水、如厕、充电、纳凉等服务的基础上,于熊洞街入口增设“宠Fans能量站”。志愿者不仅为游客指引路线、介绍景点,还发放垃圾分类、防诈骗宣传单,化身“景区美容师”沿途清理垃圾,用行动引导文明旅游。

甘井子区则以79个“宠Fans能量站”和400名专业志愿者,演唱会期间在大连体育中心周边1.5公里辐射圈、华南万象汇商圈、机场前枢纽等区域构建起“步行15分钟服务圈”。这些站点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商圈资源联动,配备休息座椅、独立卫生间、免费饮用水、移动充电接口及防暑应急药品,更联动沿街商铺开放冷气,让“能量站”从“歇脚处”升级为“文明传递窗”。

日前,时代少年团演唱会在大连体育中心火热开唱,数万歌迷的热情被点燃。而在场馆外,“宠Fans能量站”正默默守护着每一份期待。一位来自天津的女孩与母亲走散,焦急万分。甘井子区佳成社区工作人员得知后,立即将其带至附近“宠Fans能量站”安抚情绪,并通过电话联系其母亲。20分钟后,母亲抵达能量站,母女相见。“没想到大连的社区服务如此给力。”母亲激动地说。

在场馆入口,志愿者创新运用“人墙分流法”“分色引导牌”“缓冲区设置”三大技巧,将数万人流有序引导至各个区域;他们随身携带急救包,2小时内处理80余起轻微中暑、物品遗失等突发状况;更主动为外地游客推荐大连景点美食,让旅程从看演出延伸至游城市。“我们就想听游客的那一句‘大连真好’。”佳成社区党支部书记高政道出无数社区工作者的心声。

相似的服务在中山区同样进行着。“2025嘉亿欣·DUO音乐节”期间,中山区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动公安交管部门,以“需求导向、专业匹配”为核心,科学调配80余名志愿者圆满完成交通疏导、游客服务等保障任务。针对音乐节人车流量激增特点,中山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大连知善行志愿服务团队定向招募具备沟通协调、应急处理等特长的志愿者,设置活动信息咨询、道路引导、秩序维护三类岗位,以大连国际会议中心、海昌·东方水城等8个重点区域为核心,实行组长负责制,确保指令高效传达、问题即时响应。据统计,音乐节期间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超756小时,服务游客及市民过万人次。

真正的城市魅力,从来都是“人”的魅力。大连正在用最朴素的方式,让这份魅力被更多人看见。这些临时服务点是社区工作者用脚丈量出来的“需求清单”。市委社会工作部正在将这项服务从“临时”延伸到“长效”,同步开展“文明观演”倡导、文旅资源推介等特色活动,全力将“爱在大连·志愿有我”打造成城市文明新名片,推动服务从“应急设置”向“常态运行”升级,这是服务点里的基层治理新逻辑。如今,大连街头的152个“宠Fans能量站”正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它们或许是景区旁的蓝色棚子,或许是商圈里的红色亭子,或许是地铁口的绿色帐篷,但不变的是社区工作者把游客当家人的初心。而这些“能量站”,正让这份魅力在细节中持续闪光,为城市文明写下生动注脚。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刘春鹏)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