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看到6月29日刚刚投入运行的“绿安达”轮满载而归。作为东北海陆大通道的关键一环,渤海湾客滚运输航线一直是沟通东北与华北、华东、东南沿海地区人员和物资交流的重要通道。今年,可以运载新能源车辆的“绿安通”“绿安达”轮相继投入烟台—大连航线的运营,每条船均可装载长4.9米、宽2米的标准新能源轿车132辆,15米普通货车100辆,为渤海湾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新能源汽车跨海运输服务。6月2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新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甘井子区代表大连市谋划申报的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入选。往来忙碌的“绿安达”号是大连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的一个缩影,而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也将为辽渔集团控股公司等企业的发展助益。
据悉,大连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定位为构建东北亚国际贸易网络的重要物流枢纽,全部布局在甘井子区,分为大连湾、华北路两片区,枢纽总占地面积8.7平方公里。大连湾片区毗邻大连港港口作业区,主要提供海铁联运、冷链物流、国际物流及商贸相关物流服务;华北路片区毗邻大连城市核心区、大连北站、南关岭站及周水子国际机场,是城市商贸物流需求与保障城市物资供应的核心区,主要提供多式联运、城市配送及商贸相关物流服务。枢纽已构建对东北地区36个城市、1亿人口的商贸物流服务圈,并面向东北亚提供现代物流和供应链集成服务。枢纽建设总投资约81.7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达到56.2亿元,投资完成度达到68.78%。2024年,枢纽完成货物吞吐量4360万吨,滚装运输70万辆,承担东北地区95%以上的水产品接卸中转、90%以上的跨海物流车辆运输。记者在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核心企业之一大连五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看到了智慧化程度很高的运作场面。目前,公司自有237辆GPS温控车队,其中冷链车辆占48%,自建15万平方米三温区智能仓配中心,年货吞吐量17.3万吨,2017年开始建立了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中心。在大连地区实行全渠道直营模式,服务沃尔玛、比优特、罗森、会有、恒民、新隆嘉等大小终端网点12000家,直接或间接服务150万户家庭。现在主要为400多家经销商做智慧供应链城配一体化业务,这样的企业在甘井子区还有很多。
甘井子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甘井子区地理位置优越,坐拥港口码头、机场、高速、高铁等交通枢纽资源,是进出大连市的门户,具有天然发展商贸物流的优势。申报建设国家物流枢纽能从国家层面明确规划定位和枢纽布局,在此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吸引物流企业集聚,配置有效政策;未来区域内的商贸物流项目将优先获得国家层面政策重点支持;相关产业联盟的建立和运营主体功能的持续发挥也将进一步提升甘井子区产业凝聚力和区域竞争力,为甘井子区打造枢纽经济强区起到积极的引领带动作用。
据悉,甘井子区高度重视物流枢纽申报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多次赴辽渔集团、五佳国际、铁成物流园等具有代表性的商贸物流企业调研,结合大连市国土空间规划及甘井子区位优势产业禀赋,锚定“商贸服务型”发展方向,选取大连湾、华北路两处区位交通条件优越、空间布局集约、存量设施基础良好、产业支撑强劲、设施功能互补区域作为枢纽承载区。历时两年经多次征求意见、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大连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方案》。下一步,甘井子区将依托商贸物流行业龙头企业,重点推动绿色数字化仓储物流中心等商贸物流项目落地生根,进一步完善全区枢纽集疏运体系,用好路网专项债、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推动疏港公路三期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