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北方瓷韵 打造城市新名片——九三学社辽宁省抚顺市委会持续助力大官窑陶瓷发展

唱响北方瓷韵 打造城市新名片——九三学社辽宁省抚顺市委会持续助力大官窑陶瓷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22 15: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这是大官窑的代表作品白山黑水系列,釉色具有丰富的结晶窑变效果,色彩层次丰富,空间深远,把东北白山黑水的宁静描绘的淋漓尽致。”

“琳琅满目,耳目一新。这让传统陶瓷的器型、材料、颜色、工艺又有了新的提升。”

……

2024年11月21日,“北方瓷韵”辽宁省第二届中青年陶瓷艺术家作品抚顺大官窑邀请展在辽宁美术馆开幕,展览共展出近50位辽宁籍及省内中青年陶瓷艺术家的当代陶瓷艺术作品和大官窑陶瓷精品。

九三学社社员、抚顺大官窑陶瓷制作技艺代表性非遗传承人王永亮教授作为本次展览的唯一策展人,并携“故宫”“小龙女”“旗袍”等作品参展。

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让九三学社抚顺市委会备感欣慰。因为多年来,九三学社抚顺市委会就大官窑陶瓷传承保护、开发利用进行了深入调研和积极建言献策,如今终于迎来了“大官窑”这张闪亮的城市名片成功走出抚顺大地,登上更高、更大的舞台。

抚顺大官窑起源于辽代、发展于金代,是东北历史上最重要的日用陶瓷窑口之一,所产陶瓷是中国北方渔猎民族陶瓷的典型代表。其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位独特,产品曾一度行销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到元代初年,大官窑不幸被元军破坏。元中后期,匠人们自发在南、北窑地组织复烧。1905年,日俄战争后露天矿被开采,同时也破坏了大官窑最后的窑口群,从此大官窑陶瓷断烧。

作为陶瓷制作技艺专业教师的王永亮用10余年的时间在家族陶瓷工艺传承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深入研究,系统化整理出抚顺大官窑陶瓷原料的采挖加工、成型制作、风格设计、烧成技术等全套工艺流程。2018年,王永亮成功实现大官窑陶瓷的复烧,并被认定为抚顺大官窑陶瓷制作技艺代表性非遗传承人,“抚顺大官窑陶瓷制作技艺”则被列为抚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18年,在九三学社抚顺市委会举办的新社员培训班上,王永亮向大家介绍起他的专业以及抚顺“大官窑”陶瓷的历史。他用热情且极富艺术魅力的语言娓娓道来,让在场的九三学社社员们都眼前为之一亮,也引起了九三学社抚顺市委会的关心和关注。

“大众对于东北地域文化的印象,总是大秧歌、二人转等,但鲜少有人了解辽宁抚顺的大地上也曾有过北方重要的陶瓷窑口。”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理位置让九三学社抚顺市委会敏锐地察觉到,大官窑极有可能成为继“煤都”“雷锋城”之后,抚顺又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为此,在2018年召开的参政议政工作会议上,九三学社抚顺市委会召集参政议政委员会和辽宁省、市、县区各级九三学社政协委员,针对如何推动大官窑陶瓷发展、如何开展专题调研进行讨论。

2019年4月,九三学社抚顺市委会召集在抚顺的九三学社社员中的地质专家、文化艺术界人士以及政协委员组成专家团,到抚顺大官窑遗址位置以及周边地区进行走访调研。

“据考证,目前大官窑遗址位置有两处,一处在抚顺市新抚区抚顺发电厂厂区下面,另一处在抚顺市望花区古城子一带,称为‘南窑地’和‘北窑地’,而现在的抚顺西露天矿西侧就属于‘北窑地’地区。”专家团表示。鉴于大官窑窑址地理位置在抚顺西露天矿附近,毗邻现在的矿坑,所以专家团大胆的提出,寻求抚顺陶瓷产业与西露天矿综合治理的内在联系,为老工业基地的矿山治理和未来发展,为城市治理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探寻新思路、新方向和新选择。

因此,九三学社抚顺市委会专家团还对抚顺主要的矿藏富集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多方走访调研,专家团了解到抚顺的露天矿地区现存有大量可制作陶瓷的“煤系高岭土”,其产量受采煤速度影响,按照日用陶瓷消费速率估算,目前抚顺地区可用高岭土足够供给几代人使用。2019年6月,专家团又进一步走访了沈阳工学院大官窑陶瓷工作室,对大官窑陶土样本分析、高岭土和粘土配比工艺,以及全套大官窑烧制技术和生产制作工艺流程开展实地调研。同年10月,社市委指派九三学社界别市政协委员王艳将抚顺大官窑现状与调研情况归纳总结,形成了《关于抚顺大官窑陶瓷开发与复兴的调研报告》,为日后进一步提出提案建议打下基础。

除了做好本地区、本项目产品的调研外,九三学社抚顺市委会还积极寻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智力支持。同年,九三学社抚顺市委会邀请时任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实验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杨金龙做客沈阳工学院抚顺大官窑陶瓷工作室。在座谈过程中,杨金龙对王永亮在继承传统大官窑陶瓷的风格基础之上利用釉色窑变的工艺创作出的新大官窑“白山黑水”系列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官窑陶瓷有巨大的潜力,一定要做出更多更好的抚顺大官窑陶瓷作品,把抚顺大官窑陶瓷做成东北文化名片。”杨金龙表示。

有了扎实的调研和权威专家的认可,九三学社抚顺市委会对推动大官窑陶瓷发展、打造城市新名片的构想有了更大的信心。

“增加地方发展名片,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应依托非遗传承人,打造大官窑非遗文化环境,培养产业人才,形成特色产业,实现产城融合。”2020年,在抚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九三学社抚顺市委会向大会提交了集体提案《关于复兴抚顺大官窑陶瓷打造城市新名片的建议》,并作为大会发言材料。

该提案得到了中共抚顺市委主要负责同志的高度重视和批示,并到沈阳工学院大官窑工作室针对产业化发展中的场地空间、人员配置等等实际生产问题进行调研,促成了沈阳工学院大官窑陶瓷工作室和抚顺矿业集团的合作。2020年12月9日,大官窑再次迎来了千百年后久违的高光时刻,抚顺大官窑陶瓷文创园正式落成揭牌,由此抚顺大官窑陶瓷走出校园课堂,正式进入“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里程碑式的新阶段。

抚顺大官窑陶瓷文创园的落成让九三学社抚顺市委会感到振奋。2021年,九三学社抚顺市委会完成换届,新一届领导班子接过了“接力棒”,持续关注抚顺大官窑陶瓷发展。

2021年11月,时任九三学社辽宁省委会副主委米志芳,九三学社抚顺市委会主委彭立春、副主委吴忠彦等率队再次来到沈阳工学院大官窑陶瓷工作室,针对大官窑文创园的运营现状与未来发展开展调研,并就进一步争取九三学社辽宁省委会及专家团的支持进行座谈。

不久后,在2022年初召开的抚顺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九三学社抚顺市委会又提出集体提案《关于加强抚顺大官窑陶瓷文创园建设的建议》。“应通过促进大官窑省内区域合作,提升深度合作空间,创建抚顺大官窑城市地标,对大官窑文创园进一步优化升级,助力品牌打造和全产业链发展,加强大官窑文化体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在提案中,九三学社抚顺市委会建议道。该提案被抚顺市政协列为当年的重点提案,得到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

“大官窑蕴藏着抚顺城市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是抚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历史选择。”为进一步推进大官窑陶瓷高效发展,九三学社抚顺市委会还积极争取九三学社辽宁省委会的支持,多次向九三学社辽宁省委会汇报大官窑陶瓷的发展情况,并积极邀请省委会专家团来抚顺调研。

2022年7月,由九三学社辽宁省委会副主委兼秘书长石晶带队、多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团到沈阳工学院和大官窑陶瓷文创园专门调研大官窑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开发和学校科研成果转化情况。调研后,九三学社辽宁省委会很快便提出了《做精做优抚顺大官窑陶瓷产业的建议》,建议深入挖掘抚顺大官窑历史文化资源,以大官窑陶瓷文化赋能相关产业发展,定向培养大官窑文化产业人才,扩展抚顺大官窑陶瓷文创园功能。该建议得到辽宁省相关部门的批示。

2023年8月,九三学社抚顺市委会组织对外联络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等十几个专委会和基层组织的近百名九三学社社员到大官窑文创园开展调研及科普活动,深入了解大官窑陶瓷产业化发展现状,并从多专业、多学科角度提出意见,持续对大官窑陶瓷产业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经过坚持不懈地助力,抚顺大官窑于2023年获得辽宁省文化产业扶持资金。

“2024年,大官窑文创园已经启动了外部园区升级工程,8月份园区内新建了烧制陶瓷的‘柴窑’工作室,两栋老楼进行了外墙彩绘装饰,凸显园区陶瓷文化标识,并计划2025年春节后启动内部改造工程。”九三学社抚顺市委会相关负责同志高兴地表示。

如今,抚顺大官窑陶瓷已蜚声海内外,频频出现在国内外各大展会中,代表辽宁向世界各地的客商展示“白山黑水”的魅力。在多方的助力下,抚顺大官窑也已经登上了世界文化大舞台,成为抚顺这座老工业城市又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九三学社抚顺市委会也将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持续擦亮这张新的城市名片。

(张冠楠 王艳|编辑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吴勇)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