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讨会在沈阳召开。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岳贵鑫作为受邀嘉宾在大会上发言。
岳贵鑫在发言中表示,学校与蒙古国立科技大学、中铁一局中西亚分公司和蒙古国“一带一路”国际发展研究院共同推进的中蒙铁路“墨子工坊”项目,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服务“走出去”企业战略的重要实践。该项目自2023年9月签署合作协议以来,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并为辽宁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岳贵鑫强调,学校秉持服务国家战略的宗旨,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势,积极推动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市场。在项目总体建设中,学校严格遵循《关于推动职业院校在海外开展“墨子工坊”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通过“1135”建设规划,构建形成了一种具有“国际引领、产业导向、融通共赢”特色的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有效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也为辽宁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探索提供了新的路径。
在中蒙铁路“墨子工坊”建设中,学校与中铁一局中西亚分公司合作,围绕企业的实际需求,精准对接“走出去”企业的人才和技术需求。依托项目,双方共建了“列车驾驶技术训练中心”和“铁路物流实训室”,为企业提供了专业化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与此同时,学校还依据“沈阳协议”专业认证标准,协助蒙古国立科技大学开展专业建设,推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通过这些举措,中蒙铁路“墨子工坊”不仅推动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也为中资企业在海外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岳贵鑫还特别提到,在产教融合方面,学校通过“青英—育英—精英”进阶式人才培养计划,为中铁一局中西亚分公司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通过开展蒙古国学生来华培训,学校成功解决了海外企业的人才需求。同时,学校搭建政校行企综合服务平台,协助锦州市与蒙古国赛音三达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推动陆海联运合作,助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未来,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深化与中蒙各方的合作,提升中蒙铁路“墨子工坊”在国际化职业教育中的影响力。学校将通过人才、教育、文化等多元平台,进一步推动中国职业教育标准走向世界,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辽宁品牌”。此次分享标志着中蒙铁路“墨子工坊”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功,为辽宁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开创了新篇章。
(邵超 邢致远|编辑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