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赋能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赋能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大连日报 2024-08-28 09:0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谢小芳

8月21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市分公司(简称“人保财险大连市分公司”)与天韵低碳新能源科技(辽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约,为该公司在研的“垃圾焚烧炉自降飞灰技术”项目提供10万元的风险保障,标志着我市首单科技成果转化费用保险业务成功落地。

全市首批科技支行挂牌成立、全市首笔符合人民银行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条件的贷款落地、大连首支市政府引导母基金参股的天使类子基金成功组建、全市首单科技成果转化费用保险业务落地、“掌连金融”线上债权融资平台发布、设立“大连科技企业北京路演基地”……今年以来,市科技局联合市委金融办、大连金融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大连市分行等部门推动“债权+股权”双轮驱动,努力构建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体系,做好科技金融这篇文章,赋能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

债权融资方式不断创新

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

科技企业创新缺资金,难题怎么解?7月19日,市科技局、市委金融办、大连金融监管局共同举办了大连市首批科技支行授牌仪式,从9家申报支行中考核选拔的中信银行大连黄浦支行等6家科技支行正式挂牌成立。首批科技支行围绕“专业团队”“专属产品”“专门风控机制”“专门考核机制”标准建设,突破传统单一信贷模式,采取投贷联动、定制化信贷等方式为科技企业提供多元化、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首批科技支行设立后,中信银行科技支行打破传统审批模式的限制,为大连融科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定制化支持了9亿元纯信用授信额度,现已投放2.2亿元。

为加强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力度,市科技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大连市分行、各区市县科技管理部门精准征集符合政策要求的科技型企业,向全国性银行推荐163家备选名单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参照科技部“企业创新积分制”评价标准,对1641家企业开展企业创新积分评价,并筛选创新积分高、成长潜力大的优质企业,作为重点科技企业培育对象,提供精准、全周期科技金融服务。中信银行大连分行成功为大连誉洋工业智能有限公司发放固定资产贷款350万元,标志着全市首笔符合人民银行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条件的贷款成功落地。

大连金融监管局会同市委金融办、市科技局等有关部门开展“2024年度大连科技金融专项行动”,发布“掌连金融”线上债权融资平台。今年上半年,市区两级共举办各类科技金融对接活动10余场。市科技局与兴业银行、大连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为科技企业提供最低利率、最低担保费的全方位金融服务。邮储银行、兴业银行支持恒力石化成功发行10亿元的短期融资债券,是我省首单“科创票据”。

股权融资渠道不断完善

为科技创新注入金融力量

5月31日,由市科技局牵头,市财政局、金运公司、高新区管委会等部门共同推动的“大连卓源智享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通过市基金理事会决策审批,标志着我市首只市政府引导母基金参股的天使类子基金成功组建。该基金总规模3000万元,其中大连市政府引导基金、大连高新区各出资600万元,分别占股20%。基金备案后,将精准投向我市5个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领域成果转化项目及早期创业企业。

市科技局与深交所合作,在北京市深交所中关村科技金融路演中心设立了“大连科技企业北京路演基地”,为大连企业搭建了面向全国资本市场的融资平台。7月10日,市科技局首次组织7家科技企业赴京开展“大连市科技企业融资路演活动(生物医药专场)”,吸引北极光创投等机构近300位投资人线上线下参加活动。大连康元医疗获得超过2000名国内投资人关注,与远至资本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大连博格林生物获得超过1300名投资人关注,与煜华资本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发挥保险增信托底的作用

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天韵低碳新能源科技(辽宁)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炉排研发及销售,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积极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不断完善产品工艺。2023年12月,经大连市甘井子区峰岚产学研结合研究院撮合对接,与大连理工大学签订“垃圾焚烧炉自降飞灰技术研发”技术转让合同,购入处于实审阶段专利项目。人保财险大连分公司结合客户实际需求并分析现有科技保险产品责任,为客户承保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保额10万元,保障客户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损失。这是我市首单科技成果转化费用保险业务。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努力构建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与人保财险大连市分公司等保险机构积极对接探索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保险、科技企业保贷联动产品,旨在充分发挥保险增信托底的作用,增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通过搭建“事前风险评估、事中风险跟踪、事后高效服务”保险体系,构建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处置的全过程管理机制,为科技创新产业“减损+赋能”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撑。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