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日报与沈阳市康平县委宣传部近日联合策划了75岁护林员李海的故事,通过以李海父子为代表的康平县王平房村民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不懈植树造林,将昔日荒漠变成绿洲的事迹,以小见大,讲述康平县大半个世纪以来在生态环保上的努力,讲述沈阳市坚决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决心与举措,共同守护家园生态环境,献礼建国75周年庆典。
8月19日,《中国日报》第7版绿色中国报道以李海父子为代表的康平县王平房村民,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不懈植树造林,将昔日荒漠变成绿洲,共同守护家园生态环境。
科尔沁沙地,主要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第二大沙地,覆盖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在其边缘的辽宁省康平县王平房村,这片曾经被流沙吞噬的荒凉之地,如今已变成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松树林延绵近700公顷。这一蜕变背后,凝聚着全村600名村民六十年的不懈努力,其中包括退役军人兼农民李海。
现年75岁的李海回忆道,他的家乡曾经被沙丘侵蚀,干旱的气候和强劲的风势使得农业活动困难重重。有时候,情况糟糕到“春天播下的种子还未发芽就被强风吹走了。”他说,村民们经常在早晨醒来时发现,床上、被褥和屋地上到处覆盖着一层沙子。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2011年,当政府启动造林项目时,李海不仅积极参与植树,还主动担任了护林员的角色。他说:“我希望改善家乡的生态环境,为后代留下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种植抗逆性强的松树相对简单,但在极端条件下确保它们的存活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村民们必须长时间坚持每天给树苗浇水。李海回忆道,村里的沙质地形使得运水变得极为困难。他们用拖拉机将水运到造林区大约需要40分钟,接着还要肩挑水桶,步行4至5公里才能到达树苗处。
“那时候我通常凌晨4点左右起床,工作到晚上10点左右才能结束。”李海说。
在村民们的不懈努力下,近470公顷的松树在极度干旱的条件下得以茁壮成长,使得村庄周围的松树林面积扩大到7平方公里。此前,该地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种植了约230公顷的松树。
在大部分树苗存活之后,李海将他的热情投入到日常的巡逻工作中,从2011年到2022年,他每天都会巡视造林区。不论天气如何,李海每天巡逻两次,每次巡逻大约需要4小时。
“我在巡山的时候都是自己带水壶、干粮和咸菜,”李海说。“饿了就咬口干粮,再啃一口咸菜,就着水对付一口。”
每年清明节前后是他最忙碌的时节,因为人们在扫墓时焚烧纸钱祭品,可能引发火灾。
对李海而言,冬天是最具挑战的季节,气温下降到极低时,他携带的食物会冻得坚硬如石。这时,他的儿子李洪威会把食物送到造林区给他。
随着年岁渐长,李海的行动逐渐不如从前,李洪威也开始与这片森林建立起情感联系。2022年,李洪威像父亲一样,成为了一名护林员。
“我希望守护父辈们的劳动成果,并为森林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李洪威说。
尽管李洪威已经接过了父亲的职责,但李老表示他将继续巡逻。“只要我还能走,我就会继续守护这片森林。”李海坚定地说。
(孟庆辉、邢致远|编辑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