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辽地宁说非遗】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剪随心动 大山深处的神秘跃然纸上

【天辽地宁说非遗】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剪随心动 大山深处的神秘跃然纸上

来源:辽宁日报 2024-05-30 09: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一个小山村,一间再普通不过的民房。女人坐在炕沿边,右手操起剪刀,在左手的红纸上随意地剪了几下。她自顾自地哼着小曲儿,任凭纸屑纷纷落下。放下剪刀,抖开了纸,迎着窗户透进来的阳光,她看着剪出来的小人偶,微笑着。

她的名字叫汪秀霞,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赵志国的剪纸作品 《挑豆种》。

初夏,六重山峦掩映环抱的医巫闾山,古木苍苍,鸟鸣啾啾。汪秀霞就住在医巫闾山东麓的北镇市富屯满族乡新立村,院子里的花开得正旺。

历史上,医巫闾山是封建王朝的北方镇山。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历史地位使其成为东北地区游牧文化、山林文化、海洋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交汇处、融合点。生活在这里的满族人先祖崇拜山林、动植物、始祖神,形成图腾,表现在剪纸上,作品不仅记录了满族风俗,还表现农耕文化与山林文化的融合。

汪秀霞从4岁起就跟随母亲学习剪纸。1966年,19岁的她嫁到新立村。那时生活艰辛,每当忧愁的时候,她就跑进林中,向大山倾诉。她的倾诉方式很特别,拿着剪刀剪树叶,看到鸟兽,就剪鸟兽的图案,看到花草,就剪花草的图案,看到虫鱼,就剪虫鱼的图案,一剪就是一天。就这样,她的剪纸作品越来越传神。《牛首树神》《嬷嬷人》《山神爷爷山神奶奶》《九乳妈妈》,这些著名的剪纸作品均出自她手,形式凝重古朴,走剪大胆粗犷,不仅有约定俗成的祈福之意,而且能让人明显地感受到那股来自大山深处的神秘气息。

省非遗保护中心原主任宋晓冬被这些作品打动,他评价:“从汪秀霞的作品中看出了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对自然、祖先的崇拜,也记载了北方民族曾有过的与自然界相依共存的生命、文化状态。”锦州民俗学家王光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系统研究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他说:“看到汪秀霞的剪纸,我非常惊讶,因为跟我以前看到的那些剪纸风格很不一样。汪秀霞的剪法保留了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最基本的特征和最原始的符号,又有非常强烈而鲜明的个人风格。”

2006年,医巫闾山满族剪纸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传承人之一,汪秀霞剪纸时一不画草稿,二不挑工具,随手操起剪刀,剪随手走,手随心动,脑海中的图案信手剪来,而成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生活在锦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娘娘宫镇崔屯村的赵志国也是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956年出生的赵志国住在海边,他的剪纸就以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场景为主要内容。

赵志国在继承了老辈人剪刻方法的同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我的剪纸既有东北剪纸的粗犷豪放,又具关内年画的装饰美。真的感谢生养我的这片土地,农村的生活经历使我的作品极具亲和力,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赵志国说,在艺术造型上,要求自己不讲究细腻,只讲究传神,运用变形与夸张抓住美好生活中的某个精彩瞬间,以达到作品精致饱满、风趣生动的效果。

正是这样严格的要求,赵志国的作品得到了认可。其中《扭秧歌》《时来运转》被中国民协收藏,《二十四节气剪纸》被省非遗单位收藏,部分剪纸作品亮相上海世博会。

同样传神地表现对大自然的崇拜,还有朝阳建平的剪纸技艺。2008年,建平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从造型来看,建平剪纸造型与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玉器有相似之处,某些题材的造型甚至与玉猪龙等文物造型不谋而合。建平剪纸艺人朱瑞莲剪纸作品《龙戏珠》中的龙就保持了猪头、鹿角、蛇身、鸡爪、凤尾的传统造型样式。

建平剪纸多服务于百姓的婚丧嫁娶,表现百姓的喜怒哀乐,因此它具有通俗性和时令性的特征。

建平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杨智宏说,建平剪纸以白色基调为主,线与面相互衬托,对比强烈,富有韵律感;造型粗犷而不呆板,夸张变形而不失真。尤其动物剪纸,构思浪漫而不浮夸,造型严谨而不拘泥,动作情态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寄托了当地人的美好愿望。(辽宁日报)

(杨竞)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