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说这些,恐怕再也没机会了!”新闻学院广告学1901李岫株站在讲台上几度哽咽:“是辽传,教会了我专业的知识、大爱的情怀、积极的人生态度,让我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我在做PPT的时候,想起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的日日夜夜,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一声声真情的诉说,凝聚着那份难以割舍的母校情、师生情、同窗情,一句“辽传,我爱你”,更是让台上台下师生一齐飙泪。
这是辽宁传媒学院毕业生德育答辩现场,6月5日,两千余名毕业生开始了毕业德育答辩。
德育答辩现场
德育答辩被喻为毕业生大学里的“最后一堂思政课”,让每名毕业生在告别母校、走向社会之前,认真梳理四年的大学生活,总结反思大学阶段的成长收获,科学规划个人的人生未来,是一次对个人思想品德行为和德育素质方面的全面测试。
自2012年开始,辽宁传媒学院开展独具特色的德育答辩工作,今年已经是第12个年头了。
成长回顾 感恩教育 真情话别
站在讲台上,望着坐在下面的老师同学,在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的注视下,回顾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日。
德育答辩现场
李岫株在德育答辩中回忆起在辽宁传媒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的实践经历,想起辅导员杨亚超老师鼓励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一席话:“我们不会马上改变什么,但我们要用行动影响这里的未来!”
一路汗水,无怨无悔。
李岫株说,德育答辩让自己梳理回顾大学四年生活和老师、同学倾心交流、真情话别,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也真正为大学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除了泪水,还有欢笑。
从入校、军训、封校的寝室生活,再到一起考研奋斗的岁月……一张张放映的照片,一个个难忘的瞬间,一幕幕像是发生在昨天,却转眼要各奔东西。艺术学院摄影系1902班李金晓将大学四年的珍贵“家底”全部掏出,看到那些猝不及防的出糗现场,全场爆笑停不下来,这珍贵的青春记忆,是全班同学一生共同的回忆,大家一起笑中有泪,泪中含情。没错,最美的年华留在辽传,最美的回忆始终有你。
密切师生、同学关系
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
艺术学院视觉传达1903班特别订制了一个带有全班同学名字的蛋糕。德育答辩结束后,大家在分享蛋糕中互诉衷肠,一张张阔别的笑脸,一句句加油祝福,弥漫着不舍与眷恋,更加凝聚了这份难得的大学同窗真情。
带有全班同学名字的蛋糕
德育答辩让毕业生们感慨颇多,似乎才在家长的庇护下进入辽传的校园,今天就要将再次背上行囊,去征服更加广阔的世界。德育答辩的过程成为师生真情话别共叙情谊的过程,进一步密切了师生关、同学关系,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德育答辩这种新颖的毕业教育方式在毕业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毕业生的感触颇具代表性:“在离校前夕,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与教育、帮助、关心我们四年的老师、共同学习生活的同学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实在是很难得。他们不仅帮我分析了优缺点,还给了不少中肯的建议,对我走向社会大有益处。”
德育答辩后师生合影留念
增加一道大学生“出口”检验关
德育答辩是辽宁传媒学院对毕业生进行德育综合考核的一项重要举措。如果说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学生完成学业的综合汇报和检验,那么德育答辩则是对学生思想品德和德育素质的全面考核。
今年已是辽宁传媒学院在毕业生中组织德育答辩的第12个年头。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处、教务处与各系部共同努力,今年的德育答辩为期两天,有条不紊,各答辩组老师都能够按照学校要求,依照答辩流程组织答辩。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裴宇星教授说:辽宁传媒学院通过德育答辩,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对学校德育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状况的全面考核,是学校毕业生德育状况评价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德育答辩为学校增加了一道“出口”检验关,通过这种检验,更增强了大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更增添了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勇气和信心。
(陈娇|编辑: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