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新闻发布会上,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聚介绍了市市场监管局坚持工作创新、强化监管服务相关工作情况。市市场监管工作立足主责主业,坚持创新、强化监管、优化服务,取得成效,特别是2019年大连市市场监管局组建后,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我市优化营商环境作出贡献。

市场监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来源: 大连日报
2022-09-23 09: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陈雨萌

在新闻发布会上,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聚介绍了市市场监管局坚持工作创新、强化监管服务相关工作情况。

市市场监管工作立足主责主业,坚持创新、强化监管、优化服务,取得成效,特别是2019年大连市市场监管局组建后,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我市优化营商环境作出贡献。

我市商事制度改革工作于2020年、2021年相继获得“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省政府和国务院督查激励;质量工作于2019年获得“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省政府督查激励;2017年获批“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是全省唯一获评城市;2022年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和2019年至2021年创建周期“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提请市政府出台改革实施方案等多部文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全力打通企业“准入、准营、退出”全生命周期环节的难点、堵点、痛点,全方位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和改革获得感。

在准入环节,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进厅审批事项100%网上可办,推动实现登记注册“非属地申请”“全市域领照”和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全城通办”。目前,各类市场主体设立登记网办率达到96%,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天,企业登记时间压缩至2个小时以内。

在准营环节,强化部门信息共享,加快行政审批流程再造;通过探索第三方符合认证,推动告知承诺闭环管理;推进“证照联办”,实现准入准营一体化,最快4个小时可以实现准入和准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先证后核”经验全省推广。

在退出环节,通过完善市场主体注销机制、推行市场主体管理歇业制度等,不断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简易注销登记公告时间从45天压缩至20天。

截至2022年8月底,全市累计实有市场主体876995户,为2012年底的2.03倍,其中现有企业335241户、个体工商户53709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656户,分别为2012年底的2.61倍、1.78倍和1.96倍。每千人拥有企业约45户,位居东北第一,其中累计实有外商投资企业6656户,位居东北第一。各类市场主体数量大幅提升,市场主体活力持续释放。

强化质量基础建设 积蓄城市发展动能

质量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出《中共大连市委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动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的通知》,截至2022年8月底,获辽宁省省长质量奖企业17家次,与2012年相比增长12家次,获大连市市长质量奖企业37家次,增长34家次。自2016年省政府开展市级层面质量工作考核以来,我市均获评A级。大连制造业质量竞争力保持在较高水平,是全省唯一进入较强竞争力阶段的城市。

标准化工作成效显著,十年来我市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由1项增加至21项;国家标准由132项增加至547项;省地方标准由19项增加至377项;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由26项增加至58项,共资助奖励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等598个标准化项目,资助奖励总金额5683万元。计量服务保障有力,制修订地方技术规范43项,新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25项。认证认可与检验检测工作稳步推进,全市获得省CMA认证的检验检测机构265家,有各类获证组织7850个,认证证书18000张。

守护消费安全底线 提升群众满意指数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确立食品安全党政一把手“双组长”“双主任”领导体制,实现市及12个区市县和全部乡镇(街道)“一把手”责任体系全覆盖。

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载体,积极构建和完善食品安全责任制、监督管理、追溯协作、检验检测、社会共治“五大体系”,重点品种生产企业100%建立追溯体系,食品抽检总体合格率稳步提升至98%以上,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显著提升,2021年度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为81.94分,较创建初期提升了41.27分。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专项整治,强化特种设备和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自2012年以来,全市累计抽检药品18667批次,药品安全抽检合格率和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均稳定在97%以上。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气瓶安全技术)、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食用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与追溯)获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建设。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我市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2021年荣获辽宁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工作成效突出市。大连高新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2006年开始的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由两年一办改为一年一办,并于2020年永久落户大连。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同意大连建设中国(大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助力我市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能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破解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取得突破,2022年前8个月全市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72笔。大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市创新主体提供了“一站式”专业服务。

截至2022年8月底,我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2344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9.65件,较2012年分别增长385%和335%;有效商标注册量148706件,较2012年增长368%。获得国家专利金奖3项,位列全省第一。

突出重点领域监管 切实规范市场秩序

制定相关文件,全力推动事中事后监管相关政策措施有效落实。健全企业信用监管机制,推进辽宁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应用,企业年报率连续5年超过90%。价格监管得到强化,“减负降费”取得明显成效,积极开展行业协会商会、转供电、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港口、检验检疫等行业领域收费专项整治,已向终端用户传导电费降价红利及退还不合理收费5479万元,惠及终端用户2.7万户。推动构建协同共治消费维权新机制,改善消费环境,在全市35家农(集)贸市场建立赔偿先付制度,在全市20家经营单位推行线下七日无理由退货制度。

王聚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如既往地立足本职,勇毅前行,努力为大连三年挺进“万亿GDP城市”的目标拼搏奋斗。

(陈雨萌)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