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服智能吊挂生产系统。 受访单位供图
编者按
本报今日刊发的长篇通讯《大杨的精神密码》,讲述了大杨集团从一家名叫新金县杨树房服装厂的乡镇企业成长发展到集团公司的奋斗历程,其中诸多令人称道的传奇故事,不仅折射着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的波澜壮阔,更有着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的“精神密码”。
“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是大杨集团40余年奋斗凝聚而成的企业精神,这种精神在于他们相信集体的力量,相信奋斗的原动力,相信年轻人的朝气和创造力,相信企业和国家的命运休戚与共。更重要的是——他们始终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要做一颗发芽开花的种子”。
一个人的坚定,会带动一群人;一群人的坚定,能够汇聚更多的一群人。
大杨集团40余年的发展史,也是两代企业家、两代中国共产党员、两代大杨人坚守初心使命的奋斗史。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完成。新时代,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搭建了更加广阔的舞台,需要更多有着强大“精神基因”的企业和企业家。愿大杨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密码”成为更多企业的精神源泉。
郑波 崔严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刘晓文 韩晓东
初夏时分,大连市普兰店区杨树房街道大杨集团服装文化展示中心前,三三两两的人们说笑着、玩闹着。街道上,一行行笔直的树木在风中沙沙作响;广场上,硕大的缝纫机雕塑“哒哒哒、哒哒哒”地跳动着……在这有节奏的声音里,大杨集团在中国改革开放的锦缎上织出了自己密密实实的针脚——“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而今,伴随着“哒哒哒、哒哒哒”的节奏,大杨人正一针一线、一心一意地缝制着新时代的霓裳。
这一群人,从5到306,从85到4300,变化的是企业成长壮大中的各种数字,始终不变的是40多年来执着的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要做一颗发芽开花的种子
大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桂莲,是令杨树房人骄傲的名字。
在杨树房的街面上随意拦下一个人,都会讲出一段李桂莲的传奇故事:领着85名农村妇女,搬来家里的缝纫机办起服装厂;3天时间赶制出160件西装样品,拦住了已在机场的美国客户;股神沃伦·巴菲特有30套大杨创世的西服,还向比尔·盖茨推荐大杨服装……
回顾这些,企业家李桂莲说——“这些都过去了,现在是年轻人展示才干、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评价这些,党员李桂莲说——“40多年来,大杨从一个乡镇企业发展到集团公司,我其实就做了一件事儿,听党话,跟党走。”
“一名党员,不管在哪儿,就应该是一颗种子,就要发芽、开花。”19岁入党、有着近60年党龄的李桂莲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1979年,34岁的李桂莲怀着“让杨树房的乡亲们富起来”的朴素愿望,率领85名农村妇女搬来自家的缝纫机,成立了新金县杨树房服装厂,登上改革开放的大舞台,开启了从“服装加工点”到知名服装企业集团的历程。如今的大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拥有4000余名员工,主要从事生产和销售各类中高档服装产品,是中国西装冠军企业、全球重要的西装生产基地。当年贫困的杨树房也成为大连乃至东北地区远近闻名的富裕乡镇。
创业初期,原新金县杨树房服装厂有5名党员,李桂莲是党支部书记。1988年12月31日,中共大连杨树房实业总公司委员会(第一届党委)成立,李桂莲担任党委书记。2009年,李桂莲卸任大杨集团党委书记。
40多年来,党员李桂莲时时刻刻不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她说:“党员要做事业的主人,不做金钱的奴隶。”
在面临困难时,她说:“党员应该做表率,为党、为国家积极地工作。”
在企业转型时,她说:“大杨肩负着艰巨的使命,让农民和更多的群众富裕起来,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
一个人的坚定,会带动一群人;一群人的坚定,能够汇聚更多的一群人!
截至2022年6月,大杨集团有党员306人,12个党支部。
李桂莲这颗种子真的在杨树房乃至更远更广阔的土地上发芽、开花。
1995年,还在读大学二年级的胡冬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的入党申请书有这样一句话:要像家乡的企业家李桂莲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农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如今,作为大杨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胡冬梅每每说到这里,仍然难抑激动:我父亲是大杨的一名员工,在我读高二时突然病逝。如果不是大杨集团资助了我,我无法走进大学校门。“我对党的理解、对党的信仰,更多是来自身边人身边事。董事长李桂莲就是这样的好榜样。”
王琳,是当年的85名创业者之一。跟随着大杨成长的脚步,从一名锁钉工一路成为大杨技术骨干、管理人才、集团副总经理。虽然已经60多岁,王琳却仍然忙碌在生产一线,早晨6时到岗,晚上6时才离开。王琳说:“我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是党和公司培养了我,给了我发挥的舞台,我有责任、有义务,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将这么多年的管理经验传下去……”
上世纪80年代,还在部队服役、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高安斌在广播里听到了大杨集团和李桂莲的名字,家乡人的事迹让他激动不已。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他来到大杨,采访了家乡企业。后来,他复员回到杨树房,加入了大杨。“这一来就是35年,”已经成为大杨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的高安斌说,“在大杨,党员肯定是业务骨干、技术大拿,也是最能吃苦的人,关键时刻、困难时刻,能够站出来、冲上去的都是党员。”
在大杨,有党员责任区19个、党员先锋岗35个,他们像“领航灯”,照亮员工的心。“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就是这个道理。”高安斌说。
胡冬梅说,一家企业,不仅要经营产品、经营市场,还要经营员工、经营人心。经营员工、经营人心,就是凝聚人心,就是培养教育员工,需要把宏观的方向、目标等具化到企业发展的每个小细节、物化在员工生活的一点一滴。“大杨一直强调企业和员工是利益共同体,从利益共同体,再到生命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让员工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与企业荣辱与共。”
在一次会议上,胡冬梅遇到一位在大杨工作过一段时间的年轻人,对方告诉胡冬梅,至今他都在感谢大杨的培养教育,因为在大杨他学会了“永远要守时”。
在大杨,工作纪律要求生产一线的员工7:15到岗,但很多员工6:30就到工位了。他们觉得,提前到岗可以做好各项准备,不能因为自己耽误别人、影响下一道工序。这强烈的责任心,这满满的凝聚力,是李桂莲他们老一代创业人身传言教、自然孕育形成的结果。
数据显示,大杨的员工队伍相对稳定,向心力强,企业荣誉感强。“曾经在大杨工作过的员工即使离职了,也会说,大杨让我学到了什么……”对于这一点,胡冬梅很自豪。
李桂莲常常说,企业家对员工要有真情感,和员工心连心。“一家人、一条心”,是李桂莲心中所望,也是员工内心所向。
在大杨,员工普遍认为,我们不是“打工人”,而是和谐的“一家人”。
1985年出生的李敬贤,既非杨树房人,父辈也非大杨集团员工,她却把自己看成“大杨的后代”,“我是2007年来到大杨工作的。2009年,李桂莲董事长为我们30对年轻人举办了一次集体婚礼,还为我们发了红包,当时我就觉得她像妈妈一样,我就是大杨的后代。”
2013年,李敬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李敬贤看来,能成为一名党员,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需要担当责任,起到骨干的作用。她身边的领导、师傅正是这样的人,“读大学的时候,我没有想过入党。来到大杨后,我很快就有了向优秀的人靠拢的想法。”
“我也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这是大杨许许多多年轻人的心声。
胡冬梅说,老一代所经历过的一切,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现实版的教科书”。时间越久,越能领悟老一代的情怀,也愿意接过接力棒继续奔跑。
大杨集团洋尔特公司经理助理庞毅是杨树房本地人,入厂17年,他说自己是听着大杨的故事长大的:“我们的企业精神是‘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我觉得这是一段岁月沉淀的故事,我原来是听故事,现在是在故事里,今后,我希望自己能够延续这个故事。”
这一辈子,历过磨难、搏过风浪、踏过沟坎,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坚定信念,不下苦功夫没有奋斗怎么能有好结果?“即使在漫长的黑夜里,也要想着天亮的事儿!”
2020年春节,一只硕大无朋的“黑天鹅”陡然降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
从草创到发展乃至喷薄而出,李桂莲和她的大杨经历过无数风风雨雨、沟沟坎坎,但疫情所带来的严峻局面却是头一遭。
“疫情打乱了我们的节奏,变化就像地震一样。”李桂莲对当时的困难记忆犹新。大杨集团是一家典型的外向型企业,80%的订单来自国外,自然最早体会到疫情地震的“当量”。订单锐减,很多合作企业瞬间倒闭,供应链、产业链、资金链都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日订单量一下子从每天的几千件跌落到百件,甚至更少。
没有订单就意味着停产、没有收入、失业……想起当时的情景,王琳仍然不禁落泪。“员工眼巴巴地瞅着你,我的心都揪揪着……”
李桂莲也病倒了,一病就是几个月。身体刚有起色,她叫来了胡冬梅。她又一次提起了当年,但这一次分量更重,“我创业的时候30多岁,你现在40多岁,我当时什么都没有,你现在有平台,有这么好的基础。不下苦功夫、不奋斗怎么能有好结果?”
“况且咱们还有国家,还有党。”她对胡冬梅提出的要求既简单又纯粹——必须挺住,不能让企业倒下,不能让一个员工走。
握着老人的手,胡冬梅点点头:“你放心吧!”
很快,李桂莲发表了《致大杨全体员工的公开信》,“我们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结束,也无法估计后续的影响有多大,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严格按照党中央和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在全力做好抗击疫情的同时,履行好一个企业的责任,一个员工的责任,一个公民的责任。”
“不让一个工人走,工资一分钱不少。”疫情是个非常大的考验,大家不要怕。有活儿就好好干,没有活儿就好好学习。关键时刻,老党员李桂莲的话犹如定海神针。“要学习,学什么?学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学大杨的创业史。还要学技术,培养多面手,了解高端技术。”
缝纫机“哒哒哒”的跳动声虽然停下来了,但车间里、工位上仍然坐着大杨的员工。拿针的手握起笔,一笔一划地记录着;开车的手、熨烫的手拿起针,一板一眼地学针法……
有难就要一起扛,唯有共担才能更坚强。
李桂莲提出“两个阶段、三步走”的战略,即全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步,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同步推进;第二步,重点抓好疫情防控和学习培训两个方面;第三步,要经过上半年的调整和蓄力,主动寻找机会,发力冲刺目标任务。同时,成立疫情防控保健康、复工复产、学习培训、监督考核四个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紧密配合完成全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当时担任集团全员营销领导小组组长、现任集团副总经理吴江回忆说,董事长3月决策,4月集团就正式发布了《大杨集团全员营销实施方案》和《定点工厂全员营销实施方案》,组织和鼓励全体员工闯市场、找门路、揽客户,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弥补缺口订单。2020年,全体员工硬是一件一件地卖出了6300多万元,也为后来集团坚定实施“双循环”战略打下了基础。到2020年年底,大杨实现经营利润1.5亿元,守住了企业的“基本盘”。
大杨人的“精气神”也让大杨集团管理层充分认识到中国的内需潜力。
“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党中央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战略之举,对于大杨在新时代的转型升级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大杨。大杨创业、发展、壮大的过程,是有着国家富起来强起来的时代背景的,也正是因为抓住了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实施的机遇,才享受到红利的。”胡冬梅说,“适度超前,敏锐把握政策的走向,是作为行业领军者应该有的嗅觉和行动力。”
而李桂莲的话更带着一位长者的生活气:“就是在漫长的黑夜里,也要想着天亮的事儿!”
至暗时刻,或许正是高光时刻的前奏。疫情影响下的大杨,并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反而酝酿着更强劲地喷发。
2021年5月,大杨集团历史上第一个规范化、系统化的五年规划——《大杨集团“十四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首次将集团战略全面升级为“五个大杨”战略,即“品牌大杨、定制大杨、数字大杨、资本大杨、文化大杨”。胡冬梅解释说,“五个大杨,是大杨集团四十多年来以外贸加工为主业形态的一次蜕变,双循环的趋势凸显。我们希望2024年到2025年,内贸外贸各占50%。”
“大杨经历了四十多年闪亮的‘磨难’,更多的是在后面给别人忙,现在必须舍弃低端市场,加强品牌建设,注重定制和个性化需求。外循环要突出高端、个性化,内循环要打造夯实自主品牌。”李桂莲说。
“服装本身是一个快销品,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内大市场来说,我们也希望为中国的民族品牌服装作出自己的贡献。”胡冬梅说,“当然,这个过程我们是要算着干的。比例和方向很重要,现在就要打好基础,经过努力最后达到裂变。2016年,大杨定制全年干了20万件,2017年倍增到40万件,2018年是80万件,2019年是130万件。今年目标是200万件。2022年的200万件之于2019年的130万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回归,而是一个新的迭代。”
经历了2020年疫情的历炼,胡冬梅坦言“企业要不断应对挑战,要有能够经历冰火两重天的强大‘小心脏’”,“技术是不断更新的,精神却要永远传承。历史长河留下来的,一定是有价值的。”
说到这些时,李桂莲一笑:“冬梅可没有我当年的胆魄。”但她接着更加肯定地说:“她会比我更强。”
这一件事,是专注于做服装,是致力于推动大杨壮大发展,最重要的是始终葆有“让更多乡亲们富起来”的信念。“我当初办企业,就是想让我的乡亲们能够富裕起来,没想自己能赚多少钱。现在,我总觉得自己干得还不够,还应该继续多干一些。”
2018年11月19日,位于普兰店区墨盘街道墨盘村的大连墨盘利民服装厂正式挂牌。这是大杨集团响应党中央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根据普兰店区委区政府对口帮扶部署投资260万元兴建的。
“我一定会带领墨盘村的妇女、带领当地的老百姓脱下贫穷的帽子,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仪式上,李桂莲的讲话一如她当年带着85名姐妹创业时掷地有声。
在墨盘村建服装厂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墨盘村位于普兰店区北部山区,人均年收入1万元。村委会只能提供一个432平方米的办公房,能够进厂工作的40多名妇女平均年龄52岁,只拿过镰刀、锄头,没用过缝纫机。从手把手教技术到采购机器设备、提供材料、提供订单、制定管理规范到派驻生产管理人员,大杨人倾注了全力。到2019年底,利民服装厂产值达246万元,员工年收入近4万元,为村集体创收5万元。
“这真是一人进厂上班,全家脱贫了。”村民杨义琴喜悦与幸福之情溢于言表,“能在大杨建的服装厂上班,我觉得真是太幸运、太幸福了!”
2020年疫情期间,大杨在本厂订单都不饱合的情况下,将部分订单转到了利民服装厂。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更多的人富裕起来。”李桂莲常常念叨这句话。这句话,她记了一辈子,照着做了一辈子。
“我们大杨是从农村成长起来的企业,我们的根是扎在农村的,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为乡亲们办好事。”李桂莲说。
一个人做一件事不难,难得的是做一辈子。
多年来,大杨集团累计投入1.5亿元用于农业、教育、城镇建设和社会福利公益事业。
作为劳动密集型的大型服装企业,大杨集团还充分利用自身产业优势,安置本地和来自全国7个省市的近万名员工就业,其中女性职工2584人,每年投入近亿元为职工办理养老金保险、劳动保险等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及时足额缴纳职工各项社保费。
在普兰店区、瓦房店市、庄河市和丹东市等周边地区,设立50家外协配套服务厂点,提供社会就业岗位2700多个,带动着周边服装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在辽宁省北部10个贫困地区创办24所“创世希望学校”。
2008年10月,大连市慈善总会设立“李桂莲慈善基金”,到2018年底累计捐款1000万元。2019年,运营10年的“李桂莲慈善基金”到期,是否还要继续做下去?李桂莲毫不犹豫地点点头,再度续期10年的“李桂莲慈善基金”,用于帮扶普兰店区的乳腺癌患者、支援老年社区公益建设和特殊困难职工救助等社会救助项目。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集团第一时间向普兰店区慈善总会捐赠1000万元,成立“大杨集团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专项慈善基金”。并积极响应各级政府号召,做好防疫工作,积极复工复产,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从技术投入到生产筹备,建成十万级洁净度净化车间,生产口罩、防护服等社会急需的防疫物资。党员干部纷纷以实际行动支持防控防疫工作捐款活动,累计捐款70900元。
“我当初办企业,就是想让我的乡亲们能够富裕起来。没想自己能赚多少钱。现在,我总觉得自己干得还不够,还应该继续多干一些。”李桂莲是用真心在做。
“比如我们在与一些企业签订施工合同时,董事长就叮嘱,‘冬梅,合同备注你给我加上一句:不许拖欠农民工工资’。”讲这段小故事时,胡冬梅哈哈地笑着,但她却越来越能够理解并认同李桂莲的想法。
“大杨工人工资一年四五个亿;利润一两个亿,最好年份大概三个亿;缴税一年一个多亿。我觉得,解决就业,是巨大的社会贡献。一个企业家、经营者,最大的价值体现在社会责任。”
“科技化、智能化替代了一些简单重复的劳动,但各行各业仍然需要人去做,更需要复合型的人才。企业能把这样一些人培养出来、挖掘出来,在一个有活力的组织里面让他们发挥才能,为社会贡献美好生活方式,而且每天都在推陈出新,你会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不是为了满足个人和小我一点所谓的经济指标。”胡冬梅说。
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提出希望,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胡冬梅觉得,我们这一代,等于是“嫁接”在老一代基础上的,不论如何,“根儿”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接棒人”自然是时刻感知到千钧重负。“现在的大杨要一直保持加速跑的姿态。老一代把车从乡土路开上了高速路,我们这一代是在高速上开车,要一直向前,必须向前。”胡冬梅不断给自己鼓劲加油。
时间跨越40余年,从李桂莲到胡冬梅,大杨集团两代企业家,两代中国共产党党员,虽然经历不同、学识不同、风格不同,但他们的奋斗目标一致,初心使命不变。
■后记:
据最新消息,今年“七一”期间,大杨集团将召开全体员工誓师大会,牢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鼓励和支持,积极推进《大杨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五个大杨”建设,助力大连三年挺进“万亿GDP城市”。
1.大杨集团生产车间。
2.大杨集团旗下工厂的智能单裁裁剪车间。
本版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