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措施 大窑湾海关最大限度提升农资通关时效

化措施 大窑湾海关最大限度提升农资通关时效

来源:大连日报 2025-09-22 19: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海关关员对进口农机进行现场查验。梁艺严 摄

本报讯(东辰 周诗萌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徐伯元)记者从大连海关获悉,近日,在大窑湾海关监管下,8台进口联合整地机经查验合格后,顺利通关放行,这批进口农用机械第一时间被运往黑龙江地区的田间地头。

据了解,黑龙江地区冬季气温低、土地解冻时间长,为不影响来年春耕,当地一般会采用“收翻结合”方式确保土地在冬季前达到待耕状态,提升耕种效率。

凯斯纽荷兰工业(哈尔滨)机械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介绍,为了不耽误农收、农耕,该企业每年都会提前进口农用机械设备,海关开设的通关“绿色通道”,让农机设备抵港后能够快速通关,为抢抓农时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保障农用物资快速通关,大窑湾海关提前了解企业进口需求,制定专属通关方案,指导企业开展提前申报;在通关服务大厅设置了通关问题“码上报”二维码,安排专人专窗搜集、解答企业通关问题,及时向企业推介最新优惠政策;建立多部门联系配合机制,协调港方第一时间开展进口农资装卸、运输工作,确保各环节有效衔接。

大窑湾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关持续推广“船边直提”“预约通关”“即到即验”等便利化措施,最大限度提升进口农资通关时效,确保农用物资能够第一时间运抵田间地头。

据统计,今年1月至8月,大窑湾海关已监管进口农用机械354台、货值约1.05亿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