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拓展党建共建载体,丰富共建内容,近日,马市边境派出所联合振安区团委等“强边固防 党旗领航”党建共同体成员单位,共同开展了一场追寻信仰的红色党课。
活动期间,“强边固防 党旗领航”党建共同体成员单位党员代表跟随民警走进警营,看着民警褪色的警服、晒得黝黑的面庞,聆听民警讲述踏着晨露出发、顶着星月巡逻守护界碑的日日夜夜,那些关于严寒酷暑中的执着、面对复杂情况的果敢故事,让书本上的“边境管控”四字变得如此具体可感,党员们眼神中闪烁着对这份平凡却滚烫职责的深深敬意。
步入马市边境派出所荣誉室,一面面锦旗、一张张写实照片、一件件感人事迹,无声讲述着数代戍边人接力奉献的壮阔征程。特别是那些镌刻着军民鱼水深情的珍贵材料,让“最后一粒粮送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的支前精神,穿越时光长河,在大家心中激起强烈回响。指尖轻触历史痕迹,仿佛触摸到那股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焰。
活动尾声,大家围坐一堂,聆听支前老党员李大爷深情讲述“最后一碗米”精神的由来。老人颤巍巍的手势和饱含深情的话语,将当年群众宁肯自己挨饿,也要把仅存的一碗米送给志愿军战士的动人往事娓娓道来。“这哪是一碗米啊,这是咱老百姓的心!”李大爷的感叹如重锤敲击心灵,让“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支前精神,在新时代党员青年心中扎根、抽芽。
活动结束前,青年党员代表还自发参与了一次短途巡逻体验。当年轻的身影与戍边民警并肩行走在国境线上,界碑旁升腾的不仅是青春朝气,更有一种精神的接力与赓续。这堂在警营里、界碑旁开展的实践课,让“支前精神”从历史深处走来,化为青年学子血脉中奔涌的红色基因。
(周长慧 刘适铖|编辑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吴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