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开启“政社协同”服务民生新模式21项民生需求清单惠及近10万群众

我市开启“政社协同”服务民生新模式21项民生需求清单惠及近10万群众

来源:大连日报 2025-08-06 11:0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破解民生服务供需矛盾,市民政局近日召开社会组织服务民生事业供需对接会议,正式发布“群众点单—民政统筹—社会组织接单”的“全链条”服务新机制,开启全市“政社协同”服务民生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聚焦当前民生事业发展难点、热点问题,市民政局共提出21项服务民生需求清单,主要包括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乡村振兴6个领域,覆盖我市8个县区,惠及近10万群众。全市广大社会组织积极响应号召,近百家社会组织及会员单位提出承接意愿,经遴选,按照“专业对口、优势互补”的原则,27家社会组织负责组织承接,将在未来4个月内向服务地区部分群众免费提供至少一次或优惠提供多次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社会组织服务民生事业发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具体体现,是破解民生服务供需矛盾的重要内容。创新社会组织服务民生事业新模式要求广大社会组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严守服务质量底线,秉持公益发展初心,主动深入基层、服务社会,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我市各级民政部门将进一步强化与广大社会组织协作,严格落实“三个到位”(责任到位、服务到位、监管到位),科学建立“三项机制”(需求对接机制、服务评估机制、长效发展机制),确保服务民生事项精准有效。

为持续助力高质量发展,市民政局以品牌化、专业化、特色化为核心,围绕服务民生事业发展为主线,组织开展“一个社会组织一个品牌”建设活动,通过整合资源、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社会组织在服务社会中形成具有辨识度的品牌项目,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平台和资源优势,不断提升社会组织的社会知晓率、认可度和参与度,擦亮“连社有为”服务品牌,使社会组织成为大连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