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整版报道国际青年走进朝阳 探寻红山文化

中国日报整版报道国际青年走进朝阳 探寻红山文化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9 18:3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9日,中国日报发布整版报道《Finding common ground

in Hongshan civilization》,报道在首届红山文化国际传播大会暨"新时代大讲堂"举办期间,一场名为"中国让我没想到"讲好红山故事主题活动在辽宁朝阳同步开展,来自20个国家的18名"Z世代"外籍学生代表和15名高校教师来到辽宁朝阳,踏上了一次特殊的文化探寻之旅。

"5000年前的中国人和我们的祖先竟然有着相似的审美!"东北财经大学的日本留学生安达梨沙(ANDA RISA)站在红山文化标志性的C形玉龙前,认真端详着这件距今5000多年的文物。

6月14日,在首届红山文化国际传播大会暨"新时代大讲堂"举办期间,一场名为"中国让我没想到"讲好红山故事主题活动在辽宁朝阳同步开展,来自20个国家的18名"Z世代"外籍学生代表和15名高校教师踏上了一次特殊的文化探寻之旅。

在朝阳师范学院红山文化馆,安达梨沙仔细观察着C形玉龙的弧形设计:"这个造型让我想起了日本古代的勾玉,都有着弯曲的流线型美感。更深层次的是,这种螺旋形设计在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中都能找到——从凯尔特人的螺旋图案到玛雅文明的蛇形装饰,似乎人类在很早期就对这种动态曲线有着共同的审美认知。这让我思考,是否存在某种跨越地理和时间的审美基因。"

同样被玉龙震撼的还有沈阳化工大学的俄罗斯留学生宋蒙新(PISAREV MAXIM)。作为汉语言专业的学生,他从文学角度深入分析:"从5000年前的玉器工艺,到《诗经》中'如珪如璋'的描述,再到今天我们仍在使用的'温润如玉'这样的词汇,中华文化的根脉从未断绝。这种文化传承的连续性在世界文明史上是极其罕见的。在俄罗斯文学中,我们常说'语言是民族的灵魂',而中国的玉文化恰恰印证了这一点——它不仅是物质文明的体现,更是精神文明的载体。"

红山文化女神像更是引发了多位留学生的深度思考。沈阳医学院的巴基斯坦留学生江平(JIANG PING)从医学和人类学角度分析:"女神像的艺术表现手法体现了红山人对人体解剖结构的精确认知。她的面部特征、身体比例都显示出高度的写实主义倾向,这在5000年前是非常先进的。从医学角度看,女神像强调的母性特征——丰满的胸部、宽阔的臀部——都与人类繁衍的生理需求相关,体现了早期人类对生命力和延续性的科学认知。"

渤海大学的布隆迪留学生ALINE(NIYOMUCO ALINE)则从女性主义和社会学角度解读:"红山文化的女神崇拜让我重新思考古代社会的性别关系。在我的家乡布隆迪,我们也有母系氏族的历史传统,女性在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红山文化中女神的崇高地位说明,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阶段,女性不仅被视为生命的创造者,更被赋予了神圣的精神力量。这种对女性力量的认知,在今天的性别平等讨论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沈阳师范大学的泰国留学生李同(CHAROENRAJ YOSITAR)补充道:"在东南亚的佛教文化中,我们有'慈母观音'的概念,强调女性的慈悲和智慧。红山文化的女神像让我看到了这种女性神圣化的更早源头。这种跨文化的相似性表明,人类对女性智慧和力量的崇拜可能源于更深层次的集体无意识。"

辽宁大学的越南留学生黎氏苍(Le Thi Thuong)在座谈会上分享了她的哲学思考:"红山文化体现的天地和谐共生理念,让我想到了越南传统的'天人相应'哲学。但更深入地分析,红山文化的宇宙观念实际上是一种早期的生态哲学——它不是简单地敬畏自然,而是试图理解人类在宇宙秩序中的位置。这种整体性思维方式,对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危机具有重要启示。在气候变化和生态危机的今天,我们更需要这种'万物有灵'的哲学智慧。"

来自摩洛哥的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留学生陈紫涵(ENNAH HAJAR)从建筑和城市规划角度提出了独到见解:"红山文化的'坛庙冢'三位一体布局不仅仅是建筑设计,更是一种空间哲学的体现。坛面向天空,象征人类对无限的向往;庙连接神灵,代表精神世界的构建;冢埋葬祖先,体现对历史的敬重。这种垂直向度的空间组织理念,与现代建筑大师路易·康提出的'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概念有着惊人的相似性。红山人通过建筑语言表达的不是简单的功能需求,而是对生死、时间、永恒的哲学思考。"

在朝阳师范学院自然陈列馆,1.25亿年前的辽宁古果化石引发了留学生们对时间和生命的深度思考。中国医科大学的尼泊尔留学生KRISHALA(KRISHALA TAMANG)感叹道:"从1.25亿年前的第一朵花,到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再到今天我们的文明,这是一个关于时间、生命和文化演进的宏大叙事。作为医学生,我深深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和文明的脆弱。这些化石和文物提醒我们,我们只是地球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但正是这一瞬,创造了如此灿烂的文明。"

下午时分,首届红山文化国际传播大会暨"新时代大讲堂"在凤凰国际酒店正式开幕。当红山文化专家郭大顺谈到红山文化的开放性时,越南留学生黎氏苍深受触动:"郭老师说红山人很开放,他们尊重周边文化并吸收精华来发展自己。这种文化包容性让我思考当今世界的文明交流模式。在全球化时代,我们常常担心文化的同质化,但红山文化告诉我们,真正的文化自信来自于开放和包容,而不是封闭和排斥。"

沈阳化工大学的俄罗斯留学生宋蒙新从历史学角度分析:"研究红山文化让我重新思考'文明冲突论'。在如此遥远的时代,我们看到的不是冲突,而是交流和融合。红山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为当今世界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历史智慧。文明的真正力量不在于排斥异己,而在于在交流中实现自我完善。"

当美国汉学家江伊莉在大讲堂上说道:"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基础,它在全球都是举足轻重的"时,大连医科大学的伊拉克留学生MOHAMMED(ALKAWMANI MOHAMMED TALIB FARHOOD)深有感触:"今天的经历让我重新理解了'文明'这个词的含义。5000年前的红山人就已经有了如此高度的精神追求,这说明文明不是技术的进步,而是精神的升华。在当今物质主义盛行的时代,红山文化提醒我们,真正的文明应该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统一。"

这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共通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正如渤海大学的布隆迪留学生ALINE所说:"文明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让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们找到共同语言,同时又保持各自的独特性。"

现代体验中的文化思考

活动期间,恰逢辽宁文体旅大会在朝阳举办,各地市在慕容街设立展厅展示当地文化特色。留学生们在体验现代文化的同时,也在思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在本溪展厅,沈阳药科大学的巴基斯坦留学生YASIR(ABBASI YASIR FARAZ)正在深入了解当地的中药材文化。作为药剂学博士,他的观察远超一般的好奇:"桓仁五味子和林下参的栽培体现了中国人对'道地药材'概念的深刻理解。这不仅仅是地理概念,更是一种生态哲学的体现。"

当本溪中医院的大夫介绍五味子的功效时,YASIR从现代药理学角度分析:"五味子含有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具有保肝、抗氧化等多重功效,但更重要的是中医对它'五味俱全'的认知。这种整体性的药物理解方式与现代医学的分子靶向治疗形成了有趣的对比。中医不是简单地用单一成分治疗单一症状,而是通过药物的复合作用调节人体的整体平衡。"

他拿起一根15年的林下参,仔细观察其形态:"林下参的生长需要15年以上,这种'慢养'的哲学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形成鲜明对比。但这恰恰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厚德载物'的智慧——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需要时间的积淀。这让我思考,在追求效率的现代社会,我们是否丢失了一些更珍贵的东西?"

YASIR进一步思考:"红山文化距今5000年,而中医药文化的形成也有数千年历史。这种文化的连续性让我看到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它不是断裂式的发展,而是螺旋式的上升。现代科技可以分析出五味子的分子结构,但不能替代几千年来中国人对这种植物的整体认知。这种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结合,为全球医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在沈阳展厅,一阵香味扑鼻而来,辽宁大学的越南留学生黎氏苍(Le Thi Thuong)被热腾腾的锅包肉吸引住了。"老妹,来尝尝正宗的锅包肉!"摊主热情地招呼着,金黄色的肉片裹着糖醋汁,酸甜的味道瞬间征服了她的味蕾。

"太好吃了!外酥内嫩,酸甜可口。"黎氏苍一边品尝一边赞不绝口。接着她又试了煎饼果子,看着摊主熟练地摊煎饼、打鸡蛋、撒榨菜丝,最后卷成一个完整的煎饼果子递给她。"这个制作过程就像一场表演,太有意思了!"

在品尝豆腐脑时,黎氏苍被周围热闹的氛围感染了。邻桌的老大爷正在和摊主聊着家常,旁边的年轻妈妈在教孩子用勺子,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里的氛围让我想起了越南河内的早市,虽然食物不同,但那种邻里之间的亲近感是一样的。在沈阳,早市不只是吃早餐的地方,更像是大家聚会聊天的社区客厅。"

黎氏苍品尝着热腾腾的煎饼果子,笑着说:"沈阳的早市真的很有烟火气!锅包肉酸甜可口,豆腐脑嫩滑鲜美,煎饼果子香脆有嚼劲,每一样都让人难忘。但最让我感动的是这里的人情味。大家聊着家长里短,分享着生活的点点滴滴,这种朴实的快乐让我想起了越南的传统市场。早市不只是买卖的地方,更像是邻里之间的大客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这里,我真正感受到了沈阳这座城市的温度。"

在丹东展厅,辽东学院的俄罗斯留学生可欣(SPIRIKHINA KRISTINA)正在学习匹克球这项新兴运动。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这项运动的特点:"匹克球使用的球拍比网球拍小,但比乒乓球拍大,材质更轻便;球是塑料制的,表面有许多小孔,飞行速度比网球慢但比羽毛球快。场地大小是羽毛球场的标准,但球网高度介于网球和乒乓球之间。"

"发球规则借鉴了网球的下手发球,但必须让球先落地再击打,这降低了难度;计分方式融合了乒乓球的特点,采用21分制;而场地划分则学习了羽毛球的分区概念,有发球区和非截击区。"工作人员一边示范一边解释。

可欣试打了几个回合后兴奋地说:"这个运动真的很巧妙!它把三种球类运动的优点都结合起来了,既有网球的力量感,又有乒乓球的快节奏,还有羽毛球的技巧性,但难度却降低了很多。难怪在丹东这么受欢迎,老人小孩都能参与。"

她进一步感叹:"这让我想到文化交流也是这样,不同文化在交流中会找到最适合的结合方式。就像红山文化能够吸收周边文化的精华一样,现代的文化交流也在创造着新的可能。"

这些深度的文化体验让留学生们认识到,文化不是博物馆中的静态展品,而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演进的动态过程。正如沈阳药科大学的YASIR所说:"真正的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在理解传统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实现创新发展。"

(刘适铖|编辑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吴勇)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