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一带一路”商务大使邓淇丹一行走进沈阳急救中心,实地考察中国院前急救体系的建设成果。沈阳市急救中心常务副主任刘世伟陪同,参观了沈阳急救中心的指挥中心、急救车队以及培训中心等关键部门,并详细介绍了中心在院前急救、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并向来宾详细介绍了中国智慧急救的“沈阳模式”。双方就中马两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沈阳急救中心多次受到上级和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授予的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单位。是一所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专科病房为一体,具有现代化专业水平的急救医疗机构,隶属于沈阳市卫生事业管理局。
沈阳急救中心占地面积3千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在市内五区设立六个所属急救站(和平急救站、大东急救站、皇姑急救站、沈河急救站、铁西急救站、东陵急救站)和一个现代化的120指挥中心。现有医护人员300余名,救护车184余台,救护车上配置了先进的急救医疗抢救设备、无线MOTOROLA800MHZ集群设施及计算机统一控制的多种通讯指挥调度方式,该系统属国内同行业一流水平。在历次灾害事故和日常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年抢救危重病人达四万余人次,抢救有效率达80%以上。
2024年累计完成院前急救任务24.6万次,日均急救响应频次达710次/日。这一数据反映了急救网络覆盖密度与应急响应能力的综合水平。急救反应时间(从接警至到达现场)均值为11分49秒。
在参观过程中,邓淇丹大使对沈阳急救中心在院前急救方面的高效响应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她指出,沈阳急救中心在急救车辆配备、急救人员培训、急救网络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马来西亚方面学习和借鉴。
沈阳市急救中心常务副主任刘世伟表示,沈阳急救中心一直致力于提升急救服务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愿意与马来西亚方面分享经验、开展合作。他提出,双方可以在急救技术培训、联合演练、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具体合作,共同推动中马两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与发展。
此次参观考察不仅加深了中马两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了解与信任,也为双方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邓淇丹大使表示,将积极推动中马两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为增进两国人民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朱文 刘适铖|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