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秀江:愿为中柬友谊添砖加瓦的逐梦人

兴秀江:愿为中柬友谊添砖加瓦的逐梦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01 17:0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我叫兴秀江,来自于柬埔寨。从小,我就对神秘而古老的东方文化充满好奇,而中国,这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度,更是像一颗闪耀的星辰,深深吸引着我。在心中,一颗梦想的种子悄然种下 —— 我渴望成为一名汉语教师,成为连接中柬两国人民心灵的使者。

为了追逐这个梦想,我背上行囊,远渡重洋,来到了沈阳化工大学。初到中国,我就被这里独特的魅力所征服。大街小巷充满着活力,古老的传统与现代的气息完美交融,每一处风景、每一个瞬间,都让我越发热爱这片土地。

在校园里,我结识了许多热情善良的中国朋友,我们分享着彼此国家的故事。从柬埔寨的吴哥窟到中国的万里长城,从柬埔寨的传统美食阿莫克鱼到中国的饺子,文化的差异并没有成为我们交流的阻碍,反而让我们的对话更加有趣。通过交流,我深刻感受到,尽管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真诚友谊的追求,都是相通的。

课堂上,汉语的学习之旅充满了挑战,但也乐趣无穷。那些横竖撇捺组成的方块字,像是一把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中国文化宝库的大门。随着学习的深入,我越发痴迷于汉语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古老的诗词歌赋,用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壮丽的山河和细腻的情感;四大名著展现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复杂的人性。我惊叹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加坚定了成为汉语教师的决心。

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丰富多彩,我参与过热闹非凡的春节联欢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写春联、贴福字、包饺子,感受着春节团圆喜庆的氛围;在书法课上,我拿起毛笔,一笔一划地书写着汉字,体验着书法这门古老艺术的独特魅力。这些活动不仅让我更好地了解了中国文化,也让我有机会将柬埔寨的文化介绍给中国朋友,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友谊的纽带越系越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沟通的桥梁。我认为,成为汉语教师,不仅是传授一门语言,更是传播一种文化,传递一份友谊。等我学成回国,我要把在中国的所学所感分享给柬埔寨的朋友们,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让更多柬埔寨的同学们能够感受到汉语的魅力。

我相信,中柬两国的友谊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源远流长。而我,愿意成为这条河流中的一滴水,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中柬友谊的巨轮不断前行。我期待着,通过我的努力,能让更多的柬埔寨人了解中国、爱上中国,让中柬两国人民的心紧紧相连,让友谊之花在两国的土地上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

(兴秀江|编辑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吴勇)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