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越南的杨氏英桃,是一位怀揣着美好憧憬与梦想的女孩。自幼,她便对中文世界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小时候,她读到了许多中文故事,那些精彩的情节、奇妙的想象,让她深深着迷,就此开启了她与中文的不解之缘。随着对中文兴趣的日益浓厚,她又喜欢上了中文歌曲和舞蹈,中文歌曲里动人的旋律、饱含的情感,舞蹈中独特的韵味和灵动的姿态,都让她沉浸其中,也促使她更加努力地学习中文。
凭借着对中文的热爱和不懈努力,她顺利通过了HSK5级考试,成功踏入了沈阳化工大学的校园,开启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求学之旅。在中国留学期间,她积极参与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次非遗体验活动中,她被精美的剪纸艺术深深震撼,看着非遗传承人手中的剪刀上下翻飞,一张张彩纸在瞬间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吉祥图案,她忍不住亲自上手尝试。尽管一开始困难重重,但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她逐渐掌握了技巧,剪出了属于自己的作品,那一刻的成就感让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还有一次,她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庆祝中秋节的活动,她跟着大家一起制作手工月饼,揉面团、包馅料、压模具,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乐趣,看着手中的面团逐渐变成精美的月饼形状,她满心欢喜。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学会了制作月饼的手艺,还了解到中秋节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让她难忘的是,活动中每个国家的同学都亲手制作了自己国家的特色菜肴。教室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食,大家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分享着各自国家的饮食文化和传统习俗,欢声笑语回荡在教室的每个角落。
这些丰富的活动不仅让杨氏英桃深入了解了中国文化,还让她对中国的教育理念有了深刻的体会。她感慨地说:“中国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收获了珍贵的友谊,体验到了不同文化的魅力。这样的教育方式,让我能更好地成长,也为我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渴望成为中越友好乐章中的一个音符,用自己的力量奏响两国情谊的动人旋律。” 她期待凭借自己的努力,在中越人民之间架起一座友好沟通的桥梁,这座桥梁不仅承载着商品与贸易的流通,更传递着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她盼着看到越南的农产品摆上中国百姓的餐桌,中国的创新科技助力越南的发展;盼着两国人民往来更加频繁,文化交流更加深入,彼此的理解与信任与日俱增。在她的愿景里,中越两国的友谊将如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深深扎根在两国人民心中,在岁月的洗礼下愈发葱郁,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结出累累硕果。
(杨氏英桃|编辑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