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人员“证卡融合集成”实体社保卡发放仪式近日在沈阳市政务服务中心举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省外国专家局局长、一级巡视员谷孝红出席仪式并讲话,沈阳市有关部门、首批获得“融合集成”实体社保卡的外籍人员代表及聘用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作安排,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自2024年12月1日起,启动实施外籍人员来华工作许可证和社会保障卡融合集成工作,为外籍人员来辽在辽工作生活提供便利。发放仪式标志着外籍人员来华工作许可证与社会保障卡融合集成工作在我省全面落地实施,标志着我省在外籍人员来辽在辽工作便利化服务上迈出新步伐,为全省优化涉外服务环境、吸引海外人才注入新动能。
为推动外籍人员来华工作许可证与社会保障卡融合集成,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与有关单位密切合作,顺利完成经办信息系统改造和服务升级。外籍人员入境后,通过手机下载电子社保卡APP,使用姓名、工作许可号码信息注册登录,经实名、实人核验后,领取加载工作许可信息的电子社保卡。为向来辽在辽工作外籍人员提供实体社保卡的申领、补换等服务,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全省14个市设立了31处受理外国人实体社保卡发行服务网点。使用加载工作许可信息的社保卡,替代实体工作许可证,为外籍人员来辽在辽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实现了外籍人员来辽在辽工作便利化服务方面的三大突破:一是流程极简化,外籍人士只需“一次申请、不见面审批、全程网办”,即可获得电子社保卡,申请材料及审批环节减少35%;二是服务集成化,实体社保卡不仅是外籍人士来辽在辽工作身份凭证,更集成了社保服务、金融支付等民生功能,实现了“一卡多用、一卡通用”;三是管理降本化,解决了多卡并行问题,既为外籍人员“减负”,又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今年以来,全省已经有1070名外籍人员领取了电子社保卡,18名外籍人员领取了实体社保卡。
在仪式上,首批领取“证卡融合集成”实体社保卡的外籍人员代表、沈阳科爱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校长马克·梅森先生表示,近年来,辽宁在吸引国际人才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今天获得的“融合集成”社保卡不仅仅是一种身份识别,更代表着辽宁不断努力为外籍人员创造更便利、更友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下一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会同有关部门以“高效办成外国人来华工作一件事”为目标,以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全周期需求为核心,打通工作许可、社保登记、居留证件三大业务链条,推动“一卡集成”向“一链协同”升级。与此同时,进一步深化证卡融合集成改革,不断丰富“一卡通用”场景,持续优化近悦远来的外国人才生态,为外国人才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创造一流条件,努力将辽宁建设成为更多外国人才汇聚之地、梦想实现之地。
近年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提高外籍人员来华工作生活便利度的工作安排,强化政务服务,开通绿色通道,外籍高层次人才可不受年龄、学历限制,通过承诺制、容缺受理制办理工作许可,可办理长达10年的多次往返人才签证。印发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服务指南,放宽外国专家在辽工作年龄及工作经历限制,允许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在辽创新创业,允许高校院所引进的外籍科技人才在企业兼职。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在全省14市全面推行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居留证件“两证联办”,实现“一窗受理、一并发证”,将审批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赢得外籍人员及聘用单位普遍赞誉。每年在辽工作的外国人才总量在5000人以上。
(于阳 刘适铖|编辑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