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音乐学院举办 辽宁省与伊尔库茨克州结好30周年交响音乐会

沈阳音乐学院举办 辽宁省与伊尔库茨克州结好30周年交响音乐会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20 09:2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20 09: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6月16日,辽宁省与伊尔库茨克州结好30周年交响音乐会在沈阳音乐学院隆重上演。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省委副书记、沈阳市委书记王新伟,省委常委、秘书长姜有为,副省长郭彩云及部分省直厅局和高校负责人,伊尔库茨克州州长科布泽夫、俄罗斯驻沈阳总领事契尔年科及伊尔库茨克州代表团230余名经贸、教育、文化、艺术、体育、旅游界人士,与学校400余名师生共同观看音乐会。

当晚,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厅灯光璀璨、座无虚席,书写中俄友谊的“辽宁省与伊尔库茨克州结好30周年交响音乐会”大型条幅在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来自伊尔库茨克州爱乐乐团的艺术家与沈阳音乐学院师生联袂献上了一场美妙绝伦的交响盛宴。

在俄罗斯功勋艺术家伊尔马尔·拉平什与乐团指挥马克西姆·卡查洛夫执棒指挥下,伊尔库茨克州爱乐乐团先后为观众带来《C大调波洛涅兹舞曲》op.49、《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两首经典的俄罗斯乐曲。起伏有致的乐曲旋律、激烈炽热的情绪表达,博得全场观众阵阵掌声与喝彩声。

沈阳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李优、李超与伊尔库茨克州爱乐乐团的艺术家共同演绎了歌曲《我爱你中国》,恢弘壮阔的交响乐与柔美深情的歌声交织融合,不仅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真挚热爱展现得淋漓尽致,更表达了中俄两国人民相知相亲、世代友好的特殊情谊。

国家一级指挥范焘携手沈阳音乐学院北方交响乐团,倾情演奏了由知名校友、著名作曲家张千一创作的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第一乐章《光荣与梦想》。作品通过磅礴的气势、浪漫的抒咏、斑斓的色彩表达了意蕴深长的家国情怀,以赤子之心讴歌赞美伟大的祖国。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取材于我国民间传说,并吸取越剧曲调为素材,由著名作曲家何占豪、陈钢于1958年创作。创编后的《梁祝》将古筝的清丽悠扬与小提琴的婉转优美有机融合,深深扣动观众的心弦。当晚,92岁高龄的何占豪先生也来到音乐会现场,全场观众以雷鸣般的掌声向何老表示热烈欢迎和崇高敬意。

由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为背景,热情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合唱团的同学们饱满充沛的情绪、高亢嘹亮的歌声,唱出了雄浑磅礴的气势,让观众仿佛置身在波涛汹涌的黄河岸边,场面极为震撼。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当中俄双语的《喀秋莎》歌声响起,瞬间唤起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观众们情不自禁与合唱团青年学生一起合唱,场上场下燃情互动,气氛热烈。这首耳熟能详的《喀秋莎》,不仅是几代中国人青春的信物,也是中俄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音乐符号。

最后,在伊尔马尔·拉平什与范焘共同指挥下,伊尔库茨克州爱乐乐团和沈阳音乐学院北方交响乐团、北方青年合唱团,共同带来经典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用音乐诉说中俄源远流长的友谊,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在音乐厅久久回荡。

音乐会由沈阳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主任张策、伊尔库茨克州爱乐乐团团长伊琳娜·卡西亚诺娃共同主持。

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也是辽宁省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结好30周年。沈阳音乐学院承办两省州结好30周年交响音乐会,用音乐架起中俄人民友谊的桥梁,增进两国人民的理解信任,实现两国人民的心灵相通,助力辽宁打造新时代“六地”,特别是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对进一步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深化文化交流互鉴,巩固和发展中俄睦邻友好,具有重要意义。

(刘适铖|编辑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吴勇)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