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 全国总决赛举行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 全国总决赛举行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10-21 20: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0月19日至20日,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以下简称“红旅大赛”)全国总决赛在辽宁丹东举行。本届大赛吸引了全国676所高校、4706支队伍、2.8万名师生报名参赛。经过激烈角逐,60支队伍入围全国总决赛。其中,来自南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的六个作品获得大赛特等奖。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负责人,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佟昭,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伟才,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卢锡超,丹东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郝建军,丹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时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计金标等领导出席颁奖典礼。

第十三届红旅大赛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联合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丹东市人民政府、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共同举办。大赛以“激扬青春梦 奋进新时代”为主题,聚焦新时代,以培育时代新人为目标。大赛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所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主要内容,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挖掘旅游资源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充分展现大国重器、生态文明、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壮举及其精神力量,力求让参赛师生从心灵深处感悟红色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为大学生树立起家国情怀,自觉担当起红色基因的传承重任,筑牢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之基。

此次大赛选择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征地——辽宁丹东举办,传承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以青春的激情传承红色基因,以青春的创意赓续红色血脉,具有特殊意义。本次大赛在作品类型上,设计了“红色旅游线路设计”“红色旅游营销方案设计”“红色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红色足迹微视频”“红色精神微讲解”“红色故事微漫画”六个类别,将党史学习教育、思政课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向山向海躬身实践,到红色故里触摸历史的脉搏,自觉做红色文化的传播者、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13年来,红旅大赛吸引了全国大学生的热情参与,展现出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本次红旅大赛呈现四大亮点:即新群体、新视野、新表达和新赋能。本届赛事的参赛者大多为“00后”,他们的参赛作品有着鲜明的“Z世代”特征,是带来更新更潮红色旅游创意策划的新群体;本届大赛大学生们除了关注传统红色旅游内容,更多地注重红色旅游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红色旅游与民族精神相结合,拓宽红旅新视野;此外,参赛选手们从“旁观者”到“参与者”,通过设计红色旅游线路、产品,参与拍摄红旅微视频,绘制红色漫画等,沉浸式地深入到红色文化场景之中。从而使红色历史学习“走脑入心”,打造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模式;新表达则表现在很多参赛作品设计通过影像、声音、文字等信息进行“人景交互”,获得与实地参观媲美的沉浸式体验,以保存红色旅游资源的“活性”。对于红色遗址、纪念物等物质形态旅游资源,参赛作品中有设计通过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综合获取历史建筑全方位、高精度信息,实现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影像数据的采集,展现了红色旅游全新表达。

在颁奖典礼上,资源开发司负责人表示,大赛连续举办13年,已经成长为全国高校范围内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一个重要实践地,一个展示红色智慧和力量的精彩舞台。我们将进一步创新赛事形式、扩大赛事规模,深挖红色文化内涵,推动大赛成果转化,传播红色文化,吸引更多高校和大学生参与进来,以新时代的语境、新时代的创意策划,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和红色旅游的发展添光增彩!

佟昭表示,红色的辽宁记载着我们党引领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辉煌历程与奋斗史诗。我们要推动辽宁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亮’起来、‘热’起来,全力打造红色旅游新高地,加快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本届红旅大赛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辽宁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为辽宁全面振兴擦亮了鲜明底色、增添了活力动力。

郝建军表示,丹东自然风光秀美、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是抗美援朝出生征地和抗美援朝战争祖国战略后方的最前沿,享有“英雄城市”的美誉。以抗美援朝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是丹东的精神底蕴,以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景区是丹东的精神高地。丹东将从大赛中的典型案例中学习和借鉴,推动丹东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计金标表示,红旅大赛不断创新红色旅游发展理念,将专业教育与红色教育,思想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打造针对性强、感受性高、呈现性佳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北二外是中国旅游和外国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基地,学校坚定以大赛为平台,推进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众化、常态化,引导大学生做红色基因传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颁奖典礼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马卫防做了点评。他表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长征路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红旅大赛既是展示当代大学生创意策划才华的平台,更是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阵地。如今已经走过13个年头,大赛独特的魅力在于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参加人数逐年增加、作品质量不断提升,效果越来越好,影响越来越大,这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他最后寄语参赛大学生:希望大学生在人生最重要的节点上涵养红色情怀,红色情怀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做难事必有所得,难事更能体现价值,难事更能体现担当,难事更能赢得赞誉和成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做的是开创式的事情,希望大学生们守正创新,持之以恒;最后他希望大学生看护好激情和理想,不负韶华,追梦前行。

红旅大赛全国总决赛评委、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辉表示,进入新时代,希望从新的面孔中看出新一代大学生的风采、专业能力、以及舞台风范。大学生可以通过红色旅游设计来理解红色旅游内涵,挖掘红色基因,展现专业能力,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基础。

红旅大赛全国总决赛评委、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副巡视员邢济萍表示,红色旅游要融合旅游规律和红色教育要求,深入挖掘精神因素,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和红色教育目的。同学们应在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上要做更多努力,加入能吸引年轻人的因素,使其成为青年人的必选项,同时保证红色因素的充分体现。

10月19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在鸭绿江畔、抗美援朝纪念塔下进行。入围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全国总决赛的60只团队、近200名师生齐聚抗美援朝纪念塔下,由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讲解员裴亚男为师生们讲述她心中的英雄——中国当代保尔、全国时代楷模、202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的感人故事。朱彦夫14岁参军入伍,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过100多次战斗。在抗美援朝长津湖地区作战中失去了四肢和左眼。被选为村支书的朱彦夫在25年时间里拄着双拐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道路,曾经的穷山村在他的带领下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大赛特等奖获得者、来自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的徐传润表示:“作为青年人,我们对于红色精神的了解不能仅局限于书本。万卷书与万卷路同样重要。当你真正来到一个英雄的城市,你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而今天在抗美援朝纪念馆,具象化的展示给予我震撼。这次大思政课,让我更意识到年轻人的使命,启发我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

参赛选手、广西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刘忠禹说,“我的身份不仅仅是一名参赛选手,更是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一名学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深知责任重大。我一定会牢记嘱托,利用所学知识,为文化强国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继续奋勇前进。”

“红旅大赛的这种‘以赛促学’的方式非常好,可以让我从概念性的知识与实际操作更好地结合。”来自西北师范大学薪火耀陇原队的赵紫涵表示,这种方式也可以对自己的理论学习起到促进作用,使自己在书本学习时更加扎实、精准。在赵紫涵看来,新时代弘扬红色精神最重要的一点,是要通过红色资源的开发,营造出育人的氛围,让更多的人在这种氛围中体悟到红色精神的内涵和实质,进而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北二外旅游科学学院指导教师郑红教授表示:“作为指导教师,我为学生们坚持不懈的努力赢得进入决赛的机会感到骄傲,为有机会和学生们一起接收‘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感到荣幸。红旅大赛是一个很好的抓手,让我们把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从课本走到实践,从传统的方式变成行走的课堂。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更容易被当代大学生接受。”

红旅大赛自2011年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率先发起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十三届,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大学生旅游专业赛事,入选教育部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被称为“面向千校万人的思政教育平台”“行走在祖国大地上的思政大课”。

(郝素榕 编辑 中国日报辽宁站 吴勇 )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