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 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专家观点 | 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来源: 辽宁日报
2023-03-27 15: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3月18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专家座谈会在东北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主办,多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作了发言。以下是部分专家观点摘要。

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政协原主席夏德仁——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是党的二十大确定的重要战略任务,今后三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最关键的时期,要全力以赴努力完成。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东北地区具有的优势和潜力,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把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作为第一要务予以攻坚。

第二,要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提升经济的活跃程度。

第三,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对东北传统制造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并以此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

第四,要充分利用东北三省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与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合作,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第五,要充分认识东北地区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政治使命,进一步统筹安全与发展,把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

第六,要进一步推进东北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哈长沈大”一轴发展格局,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带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宁吉喆——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第一,要在提振信心、转变预期上取得新突破。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抓住机遇,战胜挑战。

第二,要在改革开放、培育市场主体上取得新突破。要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第三,要在发展特色实体经济上取得新突破。要发展具有东北特色的现代化大农业,进一步振兴东北装备制造业,推动东北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苗圩——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推动传统制造业的振兴发展是推动东北振兴发展的关键。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要坚持好三个方向:

一是高端化。制造业高端化不仅要涉及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这些新兴产业,还要包括纺织、建材、钢铁、化工等行业。要在保持和发展好完整产业体系的基础上渐进式的向中高端迈进。推进高端化的核心是技术创新,要认真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高水平开放合作中不断提升技术水平。

二是智能化。要久久为功,持续加大支持投入,加快推动关键技术装备创新应用,重视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

三是绿色化。要推动工业用能结构的调整,积极构建多能高效互补的工业用能结构。要合理界定两高行业和项目,既要坚决遏制两高行业盲目发展,但也不能搞“一刀切”。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彭森——

要以市场化改革为突破口,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辽宁出台的《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很有针对性,是实事求是且可行的。辽宁要从改革入手,通过市场化改革来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

第一,要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用改革来改善发展预期,用发展来提升社会的信心。要鼓励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说话,在社会上营造改革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二,要推动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特别是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取得重点突破。

第三,要鼓励市场主体的发展,特别是按照“两个毫不动摇”的要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同时要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原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宋晓梧——

实现东北地区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重点是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今年全国两会精神,坚持改革开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激发国有经济、民营经济等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向经济建设聚焦发力。要支持东北地区中心城市提高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夯实城市发展软硬件基础,重塑城市发展人文环境,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引领东北振兴发展新动力源。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来自于市场不断扩大,分工的不断深化,具体体现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升。尤其从区域经济角度看,一体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其竞争力和增长动力越强。

第一,要大力推进东北经济一体化,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在开放中谋求发展空间、掌握发展的主动、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第二,要统筹安全与发展,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推进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东北各省要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形成产业集群,形成聚合效应。

第三,要以城市圈为载体,以优化区域产业空间结构为重点,以国有经济布局一体化为关键,以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基础,以开放布局一体化为引领,合力打造东北经济增长点,形成区域改革发展的一个新的布局。

第四,建议抓住RCEP机遇,在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形成东北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动力。加大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优化,加快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培育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建立完善推进东北经济一体化的统筹协调机制等。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周绍杰——

要构建东北全面振兴的区域重大战略。充分发挥央企作用,打造“哈长沈大”一轴战略,构建东北中心城市的区域内联动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第一,充分发挥央企在一轴区域的产业布局能力。东北地区要立足五大安全,特别是在能源安全和产业安全方面要发挥央企的产业布局能力。要在部分重要产业领域,发挥央企产业链作用,充分做好“补链”“延链”“强链”等工作。

第二,依托“哈长沈大”一轴战略,打造东北三省与央企、京津沪、苏浙粤跨区域高端合作平台,打造东北全面振兴新格局、新态势。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玉阁——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可通过提高市场一体化水平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和高质量发展。

第一,提高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建设区域统一市场,打破行政壁垒,放宽市场准入,强化信息互通,加快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完善市场一体化的软硬件支撑。

第二,提高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加快推进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发展。

第三,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一体化水平。

第四,提高区域协同一体化水平。

辽宁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原主任乔军——

辽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具备坚实的基础条件和发展实力,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上做文章,着力提升供给结构对有效需求的适配性,释放供给和需求有机结合所带来的巨大潜力。要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要聚焦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把辽宁的教育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契机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进程。

原辽宁省工信委巡视员、副主任孟继民——

东北地区要加深对粮食、食物、食品的理解,确保粮食稳产增产,树立大食物观,增加生鲜食品和加工食品供应,延长食品加工产业链和价值链。

一是强化和落实大食物观。加快生鲜食品生产和食品加工全产业链的提档升级。

二是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做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藏粮于仓和节约粮食工作,保护和利用好黑土地资源,实现种子自主可控,农机持续升级,确保粮食稳产增产。

三是加快食物产业链的智慧化升级。大力推广网络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在种植业、养殖业、设施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扩大物联网、智能控制技术在设施农业、畜牧养殖、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应用,提高作业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副校长、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院长唐立新——

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东北的制造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产业链畅通,另一方面要通过高水平科技创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辽宁拥有有组织制造的优势,要把这种优势与新型工业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制造循环工业系统,形成符合东北特征的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凯——

绿色发展和再城市化是推动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制度创新是东北区域绿色化、再城市化发展的根本保障,建议向国家提出老工业基地绿色转型的制度创新试验区改革试点的政策支持,统筹行政体制、行政区划、土地制度、人口户籍等方面的改革,形成改革合力。要转变战略焦点,把绿色发展作为目标,促进形成新经济格局,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结构向绿色化、节能化、智能化发展,推动科技政策深化改革,推动农村农业向集约化、产权化方向改革,推进东北经济一体化进程。

通讯员:赵球 闫莉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