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随着“全域海绵化、水润阜新”建设项目的快速推进,阜新城乡又增添了几道亮丽的风景线。
阜新市细河城市段经过海绵化提质改造之后,宽阔的水面焕然一新,两侧隔离带的植物色彩斑斓,各类交通标识、标线清晰明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总会引来游人驻足观赏。这条昔日的煤泥河、臭水河,如今成为一条缤纷花景大道,令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不仅提升了城市景观品位,也大大提升了市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今年以来,阜新市水利部门结合灌区用水需求,对大清沟灌区进行摸排,调查渠道淤塞及水闸、涵洞、桥梁等渠系建筑物老化损毁情况,加快组织灌区改造,大清沟灌区改造项目批复投资2000万元,目前已到位资金1080万元,工程于9月开工,渠道土方开挖已经完成,目前正在开展混凝土衬砌施工,年底前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有力解决当前抗旱灌溉难题。
阜新市四季变化明显,雨热同季,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城市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阜新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困境,阜新市委、市政府不等不靠,抓住机遇,全力推进“全域海绵化、水润阜新”建设,破解缺水内涝之殇。
按照方案,到2025年,阜新市域内的柳河、养息牧河、绕阳河、细河和牤牛河等大型河流将得到有效治理,阜新市内主城区防洪标准将达到百年一遇,阜蒙县、彰武县城区防洪标准将达到50年一遇;全年水资源保障能力由目前的2.9亿立方米提升到3.5亿立方米,地表水开发利用率由目前的7%提高到25%,全市丘陵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率由目前的75%下降到65%,生态用水占比由8%提高到15%;城乡供水一体化稳步推进,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73%提高到88%,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由11%提高至35%以上;水土保持率由66%提高到7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2%。
到2035年,“全域海绵化、水润阜新”水网体系将基本建成,防范化解水安全风险能力将明显增强。防洪减灾网和供水保障网全面建成,河湖生态网、水文化景观网、智慧水利网基本建成,基本实现全市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资源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城乡供水一体化全面实现,水生态系统质量与稳定性显著提升,清洁能源建设、矿山修复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一体化协同水治理管控能力进一步增强,水安全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水美产业、水活经济有效带动高质量发展。
按照“先规划后实施、先民生后提升、先生态后开发”的原则,围绕远期、中期、近期目标,阜新市大力推进“全域海绵化、水润阜新”建设。目前,已完成指挥体系、体制机制、规划编制3项重点工作,下发阜新市“十四五”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出台《统筹水资源管理工作方案》,实施水毁修复36处,治理中小河流6条,开展秋冬农田排涝,大清沟灌区节水改造,阜蒙县、海州区、太平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城区管网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并加快谋划柳河彰武县段综合治理、中小河流治理、农田排涝、城乡供水一体化、生态修复示范、河流源头区治理、水环境治理、水系连通、粮食生产能力保障、海绵城市等10个重大项目。
从年初到现在,不到一年时间,阜新关于“水”的变化历历在目,“全域海绵化、水润阜新”备受关注和期待。
(中国日报社辽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