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今日在连开赛

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今日在连开赛

来源: 大连日报
2022-10-27 17: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连市人民政府、鹏城实验室联合主办,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市科技局、金普新区管委会、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全国海洋智能装备创新大赛暨第六届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大连)与2022人工智能与水下机器人高峰论坛”于10月27日至30日在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举行。10月26日,赛事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大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赛事组委会指导专家组副组长原驰,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赛事组委会指导专家组副组长罗钟铉,金州区政府副区长提名人选于洋,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吴国强,大连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振权,大连市科协副主席唐艳霞就赛事情况进行了通报。

集聚资源

以“水下大疆”为目标

原驰表示,为抢抓海洋科技与人工智能战略机遇,推动水下机器人等海洋智能装备产业落地大连,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鹏城实验室大力支持下,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海洋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决定举办水下机器人大赛。对机器人协作技术的前沿研究成果进行检验,探索多个机器人在不可预测的动态环境中如何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以赛促研、引领科学技术创新;以赛育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地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我市挺进“万亿GDP城市”贡献重要力量。

海洋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和无穷的潜力。在陆地资源日益枯竭、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已经成为一项影响深远的战略抉择。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兴海战略的指引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海洋目标信息获取、融合与应用”和“高性能探测成像与识别”列为优先发展的领域。鹏城实验室是中央批准成立的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网络通信领域新型科研机构,聚焦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以网络通信、网络空间和网络智能为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领域基础研究和软件研究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具有大量科技成果。

水下机器人作为海洋开发的重要工具,在硬件、软件结合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海洋资源探测、水下搜救、海洋防卫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国家基金委、大连市、鹏程实验室等凝聚共识,决定把水下机器人大赛作为落实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围绕水下机器人在硬件、软件方面突破创新,以培育“水下大疆”为赛事举办的主要目标,将赛事永久落户金普新区。同时,金普新区建设水下机器人测评基地,开展对水下机器人各种硬件、软件测评,对未来产业落地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赛事的举办还有利于加强大连市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与鹏城实验室等单位,在海洋装备和技术领域的产学研合作、技术和人才方面交流,推动海洋机器人重要关键技术创新;有利于引导和培育青少年对水下机器人热情和兴趣;有利于地方产业培育和发展,打造大连在海洋人工智能领域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多措并举
赛事活动精彩纷呈

原驰介绍,2022年大赛面向全社会从事海洋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机构、院校或团体,围绕水下机器人软硬件开发、制造、应用,基于开放式平台进行应用技术大比拼,场景应用丰富,呈现形式多样。

继续完善评测指标,提升比赛难度和作业效率。一是增强人机协同能力,提升辅助作业功能。达到L3级别的自动作业能力,在比赛评分考核方面,提升辅助作业分数占比至50%。二是增强自主作业能力,提升识别抓取效率。注重目标识别与抓取性能分别考量,加强机器人入水出水的自动化程度考量。三是增加特殊目标考查科目,提升灵活作业能力。增加区域遍历性能考查,强化运动性能考查,增加特种目标识别和特种作业考查。四是增强人机分离、专精分离技术运用,提升远程作业能力。强制要求操控台分离控制,增强岸基短距离无线作业,基于公网的远距离作业。

进一步加强宣传科普,展示大赛风采。一是增加同期的青少年赛项,组织青少年基于浅水小型化拼插结构的遥控水下机器人设备,在实验水池中进行比赛,允许中小学生、家长进入沙滩区域和开幕式区域观赛,既提升比赛的可观赏性,又与科普活动有机结合。二是持续强化赛事发布、新媒体直播和主流媒体、自媒体的全方位报道,短时间内形成密集宣传优势。三是增加用于水下环境和机器人姿态展示的虚实呈现系统,三维动画建立水下环境和动作存储回放系统。四是组建高性能5G水陆空一体化传输系统,为全媒体信息发布和赛程展示提供业界领先的直播素材和技术支持。

加强成果孵化转化,增进产业落地发展。一是设置企业展台与水下机器人展台,搭建企业与参赛队伍之间技术交流平台,允许企业全程跟随目标参赛队伍、观察参赛队伍的比赛表现、随时交流产业化需求。二是大赛将推动水下机器人在总体控制、水下作业和通信、智能传感器、综合定位及导航系统等人工智能和软件方面的成果展现,广泛应用于安全搜救、科研教学、船舶河道、能源产业、军民融合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孵化转化前景。三是在水下多维定位、四推六推ROV、声呐、目标识别、感知等硬件方面取得大量成果,衍生出在水域观测、管道、大坝、涵洞等多个特种领域具备广泛应用前景的各种型号机器人,将极大促进我市相关设备研发。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