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百日节点看进展 营商环境再优化”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请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芳,国家税务总局大连市税务局副局长谷兆春,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贾冰凌,中山区政府副区长顾在浜,国网大连供电公司副总经理谷万江介绍“办事方便讲‘速度’”的有关情况。
发挥牵头协调职能和数字赋能
打造“快办”服务品牌
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王芳
自2月7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国家和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为遵循,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和推进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带领全市上下改革攻坚、创优争先,全面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市营商环境持续全面优化,为大连“三年过万亿”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大连市政务服务中心
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大会召开第一百天这个重要时间节点,市营商局就发挥牵头协调职能和数字赋能打造“快办”服务品牌,推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的相关情况作以介绍。
在营商环境总体建设方面
围绕“十个坚持”,对标最优标准,加快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升级行动方案落实。全市上下锚定目标、冲刺争先,倾力打造彰显大连特色的一流营商环境和市场主体获得感最强的城市。
坚持理念指引
以“创优营商环境首先要改变我们自己”“把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首要标准”为行动指南,做好优化营商环境上级“规定动作”和本级“自选动作”,积极践行“民之所盼,施政所向”理念。
坚持品牌战略
围绕“全省领先、全国创先、全球争先”目标,各地区各部门深入探索、勇于创新,积极培树特色营商品牌,如中山区“十个一”精准服务、甘井子区“甘心办”、旅顺开发区“五级联动”搭建创新平台、市医保局“四办”服务等,为企业群众办事带来更大便利。
▲ 甘井子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
坚持以评促优
对照国家营商环境18个评价指标增便利、降成本、强法治等评价规则和改革要求,始终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优,具化今年争创“全国标杆”的目标,确定305项节点任务,全力打通市级壁垒,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增动力。
坚持需求引领
倾心响应民营企业需求,开展领导干部入企服务专项行动,全市8360名副处级(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深入8.4万户企业开展政策宣讲、诉求倾听、建言献策等服务。组建金融服务、人才服务、税费服务等14个专班,为入企服务提供坚强保障。截至目前共收集832个问题,地区或部门已解决265个、正在解决488个,提交市级解决79个。
▲ 大连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窗口
坚持服务创新
围绕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精心谋划创新服务,助力企业发展。特别是创新建立的每月“为民企办实事”工作机制,专班推进、高效精细解决民企急难愁盼问题,目前已征集诉求117件,其中上报专班解决41件。
坚持问题导向
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按照“全市大会”要求,深入开展破坏和影响营商环境问题自查自纠及专项整治行动,聚焦影响企业群众满意度获得感的痛点堵点问题,相继出台系列实招、真招,刀刃向内全面破解各类营商环境问题。
坚持纾困解难
全面落实省政府近期出台助企纾困帮扶“四个文件”108项措施,出台我市助企纾困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47条政策措施,并公布咨询电话,全力帮扶企业渡过难关。
坚持改革放权
围绕提升营商便利度,依法依规放权、减权,进一步释放改革活力,目前累计分5批下放调整行政职权1431项,向园区赋权427项。今年以来,调整行政职权110项,向自贸区大连片区、旅顺经济开发区赋权29项。
▲ 大连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协助市民办理业务
坚持数字赋能
编制《大连市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行动方案》,围绕“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统筹信息化建设,以“小快灵”“整合提升”模式,全力支持、加速推进我市企业办事便利化、城市治理智慧化和行政办公现代化。
坚持监督保障
建立常态化营商环境监督检查机制,打造立体化监督体系,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完善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形成多角度、立体式通报模式,及时反映工作成效、预警问题、曝光案件,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保障。
通过这些举措,我市营商环境建设取得可喜进展。城市信用排名稳居全国前列,东北第一;以“三统一”改革推动“办事不找人”“审批不见面”获辽宁省首届制度创新奖,17项专利荣获第二届辽宁省专利奖,在省政府开展的重大政策落实等工作考核中,我市营商环境等多项指标居全省前茅。口岸物流、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生态宜居等领域优化成效明显。
▲ 高新区公共服务中心
在打造“快办”品牌方面
市营商局围绕“一线”“一厅”和“三网”建设,从十个方面改革创新、优化升级,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
实现12345“接诉即办”
依托12345热线,与86家二级承办单位建立了四级联动诉求承办体系,形成“受理-办理-跟踪问效”的责任闭环,多措并举提升诉求办理质效,今年1-4月,平台答复满意率、直接答复率大幅提升,4月份我市热线三项指标居全省第一。第一时间响应市民防疫诉求,开通12345“6号键”疫情政策咨询专线,短期内推动解决问题88个。目前,12345热线电话受理15秒内接听,接听率99%。
▲ 12345热线“接诉即办”
升级政务事项“一窗通办”
改革审批窗口受理模式,以企业群众视角,设置通办综合窗口、企业开办综合窗口、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综合窗口、中省直业务窗口,涵盖36个部门1047个事项,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同步实施政务服务智能叫号系统升级和“24小时自助专区”“办不成事专区”改造,进一步提高审批事项集成度和共享度,让企业群众办事更方便。
高效推进一件事“一次办”
持续加强“三统一”改革,完成1808个办事事项、58890条申请材料的“三统一”分析比对,在去年110项基础上今年新增90个“一件事”清单,预计到年底将实现200项多部门一件事一次办。
切实推进部分事项“免证办”
建设政务服务主题库,为全市政务服务提供数据支撑,计划首批提供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出生医学证明、结婚证、营业执照、不动产登记证明等46类电子证照材料服务接口,可为3000余个事项提供“免证办”服务。
▲ 营业执照自助打印服务
推进政务事项“网上办”
加快推进“一网通办”,提升网上办水平,目前我市可网办事项13524项,网上实办率73.83%。3月14日至4月15日疫情期间,市县两级网办率平均达81.61%,位居全省前列,有效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实现高频事项“掌上办”
全新改版“辽事通”和“e大连”两个城市App,实现布局场景和用户体验优化升级,在查公积金、医保社保、不动产信息、核酸检测信息和缴纳水电气暖各类费用、办理婚姻预约登记等功能基础上,新增“智慧停车”功能,让市民全方位感受办事便利。
▲ 不动产信息查询服务
创新同类事项“区域通办”
全面落实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加强沿海六市优化营商环境交流合作,起草区域通办合作协议,梳理确定20个事项,推动实现沿海六市高频事项区域通办。
推进惠企政策“免申享”
会同科技、工信、人社、退役军人等部门,对接瓦房店市、自贸区大连片区、金普新区等地,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主动推送多领域服务信息、兑现政策以及兑付资金,目前已实现25条政策措施“免申即享”。
加快惠企政策“精准推”
推进企业服务综合平台建设,搭建政策服务模块,梳理526项惠企政策,首批惠企政策即将实现精准推送,助力惠企政策应享快享、应享直享。
“智慧防疫”助力复工复产
加强政务数据共享互通,切实发挥信息化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作用,以最快速度上线“固定核酸补采点”查询、“场所码”升级、大货车入连人员备案等防控软件或系统,以最全数据助力核酸检测比对,全力支持我市落实疫情防控“动态清零”方针。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市营商局将进一步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围绕营商便利度和市场主体满意度双提升目标,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我市“三年过万亿”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力量。
▲ 24小时自助服务办理区
大连市“纳税便利度”
跨入“优秀”行列
国家税务总局大连市税务局副局长 谷兆春
近年来,特别是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大会召开以来,大连市税务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持续擦亮“办事不找人”“审批不见面”城市名片的部署要求,更加积极呼应纳税人缴费人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的新需求、新期待,更加深化拓展“网上办、线上办、码上办、掌上办”,不断提效税收营商环境助力全市营商环境升级行动,中国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显示,大连市“纳税便利度”已经跨入“优秀”行列。2018年以来,在国家税务总局对全国36个省、计划单列市税务局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大连市税务局连续四年进入前六。
拓展网上办理功能,打造高效税费服务
大连市税务局不断加大流程再造力度,通过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推进内外部数据汇聚联通、线上线下有机贯通,让纳税人缴费人多跑“网路”、少跑“马路”。
一是升级办税服务,打造全程网办模式
依托大连市电子税务局,大力推行并不断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目前已实现233项“非接触式”办税缴费事项,其中95%以上实现全程网上办理,基本实现了“服务不见面、时刻都在线”。
特别是在今年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工作中,大力推行涉税事项网上智能引导、智能填报、智能审核,采用“数据+规则”方式,实现税费优惠政策自动减免、自动享受、自动提醒。
为确保税收优惠应享尽享,大连市税务机关详细制定了纳税服务、宣传辅导、督察督导、风险防控、打击骗税等工作方案,精准推送减税降费推文,面向全市所有纳税人和税务代理人直播解读退税减税政策,帮助纳税人缴费人及时掌握政策和享受红利。
同时,及时升级12366税收知识库,对12366热线咨询解答情况开展专项检测,实体办税服务厅向网上延伸。在疫情期间,紧急升级12366热线系统功能,做到政策“码上可知”、咨询“线上可答”、业务“网上可办”、操作“掌上可行”,让纳税人缴费人“足不出户”直达快享政策优惠。
▲ 高新区税务局开展线上直播送政策活动
二是增效数据赋能,精简税费申报流程
积极推进办税缴费电子化、要素化申报,通过自动提取发票、财务报表等关联数据,实现纳税人申报表98%数据的自动预填,大幅减轻纳税人负担。
同时与市财政、统计、住建等9家单位建立起27项长期性数据获取机制,持续促进政务数据共享共用和增值应用。
▲ 大连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税务干部走进大连盐化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听取企业实际涉税需求,为企业带来最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
三是提质个性化服务,持续推动方法创新
在全国率先推行数字人民币缴纳税费业务,推动多元纳税缴费覆盖500万纳税人缴费人。实施财产行为税十税合并申报,使纳税人填报表单数量、数据项分别减少2/3、1/3。
在全国首创推出“出口退税网上服务中心”,退税进度平均3个工作日,较税务总局规定的7个工作日提速57%,其中一类企业仅需36个小时以内即可收到退税款,为全国最快。
研发“灵活就业人员微信缴费小程序”,实现全市89%的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掌上办”。
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需求,优化现场服务,强化服务保障,在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中,对于80岁以上行动不便的老人,税务与房产部门联合提供预约上门服务。
推出的“车辆信息区块链信用平台”,被列入大连市“国家级区块链创新建设(综合试点)项目”。
构建“智能问办”平台,打造智慧税费服务
大连市税务局持续巩固完善“智能问办”税费服务新模式,着力打造“数字税务大脑”,在全国首创数字虚拟税务人“爱连·塔可思”,目前在多个环节、多个场景中集约高效为社会公众提供4大类14项税费服务内容。
▲ 大连市税务局在全国首创数字虚拟税务人“爱连·塔可思”
这种将创新形态的税费服务触角延伸到互联网时代的新型载体,始终以纳税人缴费人需求为中心服务数字生态转型,推进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有机融合,升级12366热线与12345热线互联互通,打造覆盖线上线下的税费服务矩阵,通过强化“上云用数赋能”,用技术加改革的办法,不让市场主体围绕税务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岗责划分和工作流程来回跑、分段办,而是围绕服务市场主体“更智慧”“更便捷”“更高效”,构建起以数据为核心的“采集、展示、分析、决策、反馈”闭环响应机制,将咨询辅导、政策推送、在线办理、远程代办等事宜一线穿、一体办,加快推出更多数字化服务场景,丰富纳税缴费数字服务体验,实现税费服务的“数字蝶变”与迭代升级,使“足不出户”就可“如影随形”办妥税费事项成为常态,推动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上服务大连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上线以来,线上办理税费事项时长仅为实体窗口的1/4,办税厅办理税费业务人数减少48.85%,办税窗口减少105个。
优化社保缴费体系,打造便捷税费服务
大连市税务局持续优化社保费征管服务体系,联合市营商局、市人社局、市医保局,统筹推进社保费线上业务“一键登录”“一网通办”,线下业务“一号联办”“一窗通办”,目前全市13个区市县社保服务大厅已实现“一号联办”“一窗通办”,办理时长平均缩短1/3。
▲ 沙河口区税务局指导纳税人通过电子税务局办理业务
一是流程再造,线下业务“一站式”办结
秉持“政府部门多走一步,缴费人少跑一趟”,大连市税务局联合市人社、市医保部门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改造,对窗口设置进行优化整合,实现“一号联办、一号能办、一号全办”,实现“只到一个窗、办结所有事”。
二是系统整合,线上业务“一体化”集成
四部门通过大连市政务服务网整合各部门信息系统,聚合改造各自系统功能,实现缴费人一次登录后,各系统之间用户身份互认,共性基础数据达成无障碍跳转,实现缴费人线上“只登一次网、可办所有事”。
▲ 西岗区税务局走访大连市儿童医院,现场为医护人员讲解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创新不动产登记模式,打造通畅税费服务
大连市税务局与市不动产登记部门精诚合作,在全国首创“不动产登记税收一岗通办平台”,彻底打破两部门间业务壁垒,窗口人员不再受所属部门职能局限,均可受理不动产涉税登记业务,将征税、收费、发证等各环节业务“一办到底”,实现了从“一窗受理,多岗转办,签多个字”到“一窗受理,一岗通办,只签一个字”的跨越,窗口资源利用率提升100%,岗位流转减少50%,签字数量减少75%,排队时间减少50%,业务办理时间压缩至最短8分钟,较好解决群众办理不动产业务“多跑路、重复报、时间长、环节多”的问题。
目前,大连市不动产交易涉税事项“即时办结”率达99%以上。同时,两家单位联合成立的“税证通”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专为申请人提供不动产登记权利救济和税费争议调解服务。市税务局将与不动产登记部门通过构建外网申请、内网审核模式,进一步优化办税流程,并通过大力推广应用不动产交易税收区块链技术,探索“一次受理、自动分发、集成办理、顺畅衔接”的不动产登记“网上(掌上)办”模式,纳税人足不出户就能全流程线上办理,推进大连不动产登记和相关税费申报缴纳业务迈上“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高速路。
▲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联合大连市农商行开发区分行开展宣传活动,税务局工作人员向银行工作人员介绍相关政策
18项举措
为市场主体减负
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贾冰凌
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局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头号工程,制定并印发《大连市自然资源系统2022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以方便群众办事为目标,以优化流程、便民利企为抓手,为市场主体减负增效,提出了“优化征地组卷环节”“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度”等18项具体举措。为确保18项举措落地落实,市自然资源局针对每项举措都对应出台配套实施文件。目前18项举措已全面进入实施阶段。
优化征地组卷环节
印发《大连市落实〈辽宁省建设用地审批流程指导意见〉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农转用、征收报批流程,压缩用地审批时限,将建设用地报批程序划分为前期、组卷、政府内部报审三个阶段,市县两级征地组卷时间压缩至85个工作日。
工业用地实行带方案出让
印发《大连市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业项目带方案出让工作规程(试行)》,对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总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0平方米,功能单一,技术要求简单的新建、改建、扩建的社会投资备案类标准厂房、普通仓库等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业项目实行带方案出让。竞得人签订出让合同后,可以同时申请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符合条件的,同时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实现“拿地即开工”。
精简林业审查环节
印发《将“永久使用林地市级初审”调整至各垂管分局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将市级和区县级初审合并为一个环节,由 16个工作日压缩到8个工作日,行政相对人在分局仅申请一次,即可同时取得市级和区县级审查意见,进一步加快建设项目落地。
▲ 大连市不动产登记综合服务大厅
简化审批流程
印发《关于合并“建设工程规划核验(验收)”和“建设用地检查核验”两个审批事项的通知》,统一核发《建设工程规划核实与用地验收意见书》,不再对同一个项目分别核发《建设工程分段规划核实证明》和《建设工程竣工用地验收合格意见书》,实现审批极简模式。
出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净地出让指导意见
进一步明确净地标准,对未达到净地相关要求的地块原则上不得出库供应。
优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
出台《关于优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含临时建设)办理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事前、事中、事后审批流程;《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含临时建设)核发审批时限,由15个工作日压减至10个工作日以内;对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免予审查的建设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含临时建设)核发审批时限,压减至3个工作日,大幅提高审批效率。
▲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窗口
加强不动产登记窗口建设
大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实现营商环境提档升级,便民服务取得重要突破,涉税不动产登记由原来的“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创新改革为“一岗通办”。通过“一岗通办”系统,市民从叫号到办结取证从原来1小时左右缩减到30分钟左右,大大提升了企业和市民的办事便利度;市民在办理涉税商品房和二手房产权转移登记,登记人员和税务人员无差别受理和全程办理过户手续,共用一个平台,实行事后审核,市民缴税之后立即取证,政务服务效能得到大幅提升。
下一步,市自然资源局将持续深入推动“放管服”改革,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多措并举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为大连三年挺进“万亿GDP城市”提供坚强保障。
▲ 不动产涉税登记“一岗通办”窗口
数字赋能政务服务
汇聚“中山智慧”
中山区政府副区长 顾在浜
近年来,中山区重点围绕打造“办事方便”的政务环境,努力提高办事“速度”,推动全区政务环境持续优化。
实施营商环境建设专项行动,完善营商环境建设“中山实践”
自2019年到2021年,中山区完成了营商环境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先后出台了全区营商环境建设“2019”版“2020版”和“2021”版《实施方案》,分别推行了“十办一化”18项政务服务举措、“三个最多”服务10件营商实事和“企业全生命周期‘十个一’精准服务”,逐步形成了营商环境体系化建设的“中山实践”。今年,中山区又启动了三年升级行动,以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制定了《中山区营商环境升级行动方案(2022—2024年)》,并延续前三年模式,印发了“2022版”《实施方案》,推出“办事通”“开办通”“法治通”“信用通”“政策通”“项目通”“融资通”“纳税通”“人才通”“创业通”等“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十通’行动”,打通营商环境建设最后1公里,进一步努力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和服务满意度。
▲ 整合新办企业专区,企业开办流程再升级
实行“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站办结”,全面提升审批服务“中山效率”
“一网通办”
全区25个政务服务部门全口径完善一体化平台政务服务共1751项,网上办件量487780件,网上实办率达95.44%。
“一窗受理”
区政务大厅17个综合受理窗口无差别受理18个部门415项业务,街道采取“2+2”模式(2个综合窗口+2个预留窗口),实现29项便民事项综合受理,社区采取“1+1”模式(1个综合窗口+1个预留窗口),实现107项便民服务就近可办,全区各级政务大厅全面进入“综窗”时代,实现区、街、社区三级全覆盖。
▲ 中山区开辟24小时自助审批服务区
“一站办结”
新办企业专区纳入市场、税务、印章、银行、社保、公积金业务,实行组团会审、套餐服务、帮办辅助等10项配套措施,目前最快2小时出执照。作为全省“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试点区,推动“一件事”申请材料减少42%、办结时限缩短73%、一次性现场即办率达95%,“我要开书店”等76个主题累计办理192件。今年一季度,全区新登记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0.98%,增速位列市内四区第一。
▲ 政务服务“社区驿站”57个社区全覆盖
完善区、街、社区三级服务体系,努力织密政务服务“中山网络”
全区不断完善区、街、社区三级服务、一体协同的模式,形成企业服务集中办,百姓服务就近办、多点办的格局。作为全市唯一的省级政务服务“社区驿站”全域试点区,区营商局总体协调、6个街道共同推进、57个社区全面展开,三级协同发力,形成政务服务“社区驿站”107项工作流程、9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全域推进、一体协同的区、街、社区“三级联动”模式。
▲ 帮办中心提供全程免费的咨询指导、编订打印、材料预审等帮办、代办服务
推进政务服务举措创新,积极展现服务创新“中山亮点”
中山区持续开展服务创新,区政务大厅企业帮办中心、社区便民代办服务站,提供全程免费的咨询指导、编订打印、材料预审等帮办、代办服务,帮办成功率100%;全区456项审批适用容缺受理,证照免费快递上门,让企业群众办事少跑腿、多省钱、不为难。12项审批服务事项适用信用承诺审批,“先承诺、当场办”;推出预约上门帮办服务,实行网上预约、上门服务、后台回访,使办审批如“订外卖”一样方便。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区“全年无休”,率先实施个体工商户“审管分离”,16项个体审批在区政务大厅集中办理,营业执照立等可取,极大方便了办事的个体经营业者。
▲ 推出预约上门帮办服务,办审批如“订外卖”一样方便
大力加强政务服务数字赋能,不断汇聚营商环境“中山智慧”
中山区持续加强数字赋能,积极推动传统化服务向数字化服务转变。引入“AI+政务服务”,实体大厅与区政府官网、手机APP联接,可以线上预约叫号、预约延时和预约上门帮办服务,实现了信息网上可查、预约指尖可办、秩序全时可控。推行信息联动“一键式”服务,运用大数据技术,研发“e企服”企业联动服务系统,解决政企之间政策对接和服务对接两个“双向难”问题,实现惠企政策精准送达和服务监管紧密衔接。
▲ 大连中山APP——政务服务数字赋能
下一步,中山区将进一步在办事方便讲“速度”方面出实招、干实事,全面落实《中山区营商环境建设“2022版”实施方案》工作部署:
● 创新推行“办事通”,研发在线视频人工帮办系统,提供线上帮办服务,实现线上服务从“解答问题”向“解决问题”转变;
● 努力实现“开办通”,将部分涉企经营许可纳入企业开办“证照联办”,执照和经营许可同时受理、同时发证;
● 探索实施“人才通”,人才服务4大类、50个事项设专窗综合受理,实现人才服务一窗通办、全市通办;
● 持续推进“政策通”,进一步提升政策兑现便利度,推动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升级为“精准兑现”……通过不懈努力,将中山区进一步打造成投资兴业的沃土和振兴发展的高地。
▲ 中山区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业务进驻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全综窗”窗口
制定实施
电力营商环境提升
20项举措
国网大连供电公司副总经理 谷万江
国网大连供电公司一直高度重视电力营商环境建设,依据《大连市营商环境升级行动方案(2022-2024年)》,制定实施了电力营商环境提升的20项举措。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着力节省客户办电成本
自2019年底以来,公司为城市地区160千瓦及以下、农村地区100千瓦及以下的低压小微企业客户提供“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的“三零”服务,供电企业延伸投资至客户红线,计量表箱、电表、互感器均无偿提供,免费安装,全过程办电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以内。
在此基础上,今年,公司进一步增加投资约2亿元,将低压小微企业“三零”服务范围由城市地区160千伏安(农村100千伏安),提升至城乡全域200千伏安,“三零”服务覆盖客户数量增加30%,进一步助力小微企业轻装上阵。
▲ 入驻政府政务大厅,确保项目落地即可办理用电
加快客户办电速度
强化电网建设
进一步加大电网投资力度,计划将“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由147亿元调增至335亿元,较“十三五”增长近2倍。
提供超前服务
实行“电等项目”模式,持续跟踪全市重点工程建设进展,第一时间掌握用电需求,打破“先报装后建设”的传统理念,提前开展电网规划、调整资源布局,真正实现“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
优化办电模式
成立市、县、所三级业扩报装联合服务中心,围绕“客户服务需求”形成一体协同联动机制,推行客户经理制,打造“只找一个人,业务全办妥”的快办新模式。
简化行政审批
先后促成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性文件,破路、绿化等行政审批时长缩短近50%。
▲ 供电员工上门服务,为客户检查供电设备
开展多渠道线上办电便民服务
一是贯通政务服务平台、工程联审平台以及大连供电公司内部业务办理系统,实施办电“一网通办”。
二是打通行业信息共享渠道,客户办电时自动调取身份证、营业执照、房屋和土地权属等信息,东北地区率先实现“零证办电”。
三是大力推广“网上国网”APP,实行全环节线上办理、透明化展示,通过APP与客户建立线上交流通道,实时解答客户疑问,指导客户办电流程快速推进。
四是实施线上“不动产+用电”联动过户,将公共服务的“坐等服务”模式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主动服务模式,实施跨行业高频次业务办理“最多跑一次”。
▲ 通过带电作业方式为客户接电,最大限度减少停电范围
保障供电可靠性
一是加大投资改造力度,用于增加66千伏及以上的电源布点,提升供电用户负荷转带能力,改造老旧线路、设备,对标发达城市提高了装备水平。
二是加大不停电作业力度,设立不停电示范区,逐步实现停电检修作业向不停电作业转变。
三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对电网设备进行动态监测,智能研判停电故障,准确定位故障点并自动隔离,开展主动抢修,在“零感知”的情况下完成抢修工作,让客户用上“可靠电”“安全电”。
下一步,公司将持续落实落细相关举措,为全市客户用电报装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运提供坚强的供电服务保障,为大连“三年过万亿”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本条微信由大观新闻编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