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雷锋,一起向未来——记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开学第一课

学习雷锋,一起向未来——记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开学第一课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3-05 21: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2年3月5日是全国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在辽宁省委宣传部和省教育厅的指导下,辽宁大学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开学第一课”。

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分享沙龙现场

辽宁大学雷锋团下乡留影

辽宁是雷锋精神发祥地,雷锋生命中最闪亮的时光在辽宁展现,雷锋精神也在辽宁代代传承,发扬光大。在雷锋精神激励下,辽沈大地涌现出获“当代雷锋”称号的郭明义、“全国最美志愿者”称号的朱天民、林风艳等先进模范。

辽宁大学雷锋团就是其中的明星团体之一,从2015年成立以来发起了包括扶贫攻坚、高知助学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姜涛院长搬运扶贫物资

作为雷锋团副团长的辽大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姜涛,在近三年来持续组织国内外Z世代青年参与学雷锋实践。为贫困地区募集物质支持的同时,也致力于帮助山区儿童打开眼界,积极向上。

辽大雷锋团组织村童参观辽大

“雷锋精神是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要素,从雷锋精神出发,可以理解中国人民的道德追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衷。留学生认识雷锋、理解雷锋和学习雷锋的过程,就是对辽宁对中国建立认知和认可的过程。涓涓细流汇爱成河,相信会有更多的留学生以‘洋雷锋’自居,成为知华友华爱华的使者,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组织留学生参与学雷锋。”姜院长说。

单炜军教授检查菌菇生产间

辽宁大学雷锋团团长单炜军教授积极响应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利用知识特长带领鞍山牧牛镇村民发展特色菌菇产业,为脱贫摘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表示,身为一名大学老师,有着优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更有责任为需要帮扶的人做点事情,为共同富裕做点事情,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做点事情。”

单炜军教授下乡扶贫

受益于身边师长的言传身教,辽宁大学青年学生也积极参与到学习雷锋中来。

单炜军教授向留学生志愿者讲解菌棒

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阿姆贾德活跃在迎新、支教、防疫检查等校园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并在2021年荣获辽大年度优秀志愿者称号。

“帮助他人是一个让自己成长的机会。我真的受到了雷锋精神的启发,作为人类的一员也乐于追随雷锋精神。帮助他人使我更加善良、谦虚、勤奋、为人忠诚和对社区充满热情。我希望我所有的朋友、同学和其他人都愿意做志愿者帮助别人。伟大起源于渺小!”阿姆贾德说。

留学生阿姆贾德与退伍军人胡耀强进行辽大校园消杀

实际上,就在3月5日雷锋日前夕,阿姆贾德与 辽宁省学雷锋最美志愿者胡耀强等志愿者共同完成了辽大校园疫情防控下的日常消杀任务。胡耀强说:“我始终坚信‘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这也是我学雷锋做公益的初衷。虽然做公益会占用自己的时间、耽误自己的生意,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进步的亲历者和受益者,也理应为这份进步出一份力。”

胡耀强参与消杀志愿

接续胡耀强的剖白,国际传播专家吴问中西也就雷锋精神与善的联系进行了分享:“善是中华文化的底层基因,在当代被人格化表现为雷锋精神等形式,持续深厚地影响着从个人到政府的思维与言行,更在国内外的民间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