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化工大学:推动“原字号”菱镁产业千亿元升级发展

沈阳化工大学:推动“原字号”菱镁产业千亿元升级发展

2021-11-04 14: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省教育厅就我省深化制度创新、推动开放办学、加强校际合作,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进行通报。在新闻发布会的记者提问环节,沈阳化工大学校长许光文回答了媒体的提问。

沈阳化工大学校长许光文


记者:请简要介绍一下沈阳化工大学在探索协同育人、协同创新新模式,服务我省菱镁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效及下一步计划。

许光文:近年来,沈阳化工大学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制度创新 推动开放办学 加强校际合作 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在机制、举措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是探索科教协同育人新模式。与17家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以及央企产业研究院等合作共建沈阳化工大学科教融合学院,分别与中科院过程所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设立“菁英班”2个、涉及本科专业6个,现有导师239人,在学研究生454人、本科生60人。

二是探索产教协同育人新机制。与海城市人民政府、腾鳌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方共建“沈阳化工大学菱镁产业学院”,覆盖化工、材料、能源动力等11个专业,着力破解菱镁产业对人才吸引力不足的难题,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智力基础。

三是探索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全链条协同新机制。创建中国菱镁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牵头联合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海城菱镁产业基地、海城镁矿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科研和企业单位,攻关菱镁固废化工材料高值利用技术,获科技部重点支持,企业和地方投10亿元建设示范基地和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辽宁“原字号”菱镁产业千亿元升级发展。

四是探索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新机制。学校牵头与省内31所高校共建辽宁省高校分析测试共享平台,整合科学仪器资源,服务广大科研人员、中小企业;与辽东学院、营口理工学院等高校签署“开放共享合作共建”协议,共设共享科学数据资源,协同推动师资培养和学科建设发展。

实施开放办学、加强校际合作,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下一步,学校将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开放办学部署要求,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协同立德树人与专业能力的高标准培养,加强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学院、清华大学、吉林大学等在科学社会主义、统战理论与实践、化学化工类课程的引进建设与应用;深挖辽宁特色资源,与海城市建设资源化工与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中试基地,形成辽宁特色资源的科技创新完整链条;立足一带一路推动国际协同融合,与俄罗斯、乌克兰、南非等建立资源化工低碳发展共同体,推进协同创新、合作办学、国际高端人才培育。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