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其模式”的那一种叙事

“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的生态治理堪称当代人类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最伟大成就之一。王占义:库布其沙漠的扶贫历程,我觉得给世界的最大贡献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沙漠关系的固有印象。

“库布其模式”的那一种叙事

来源:辽宁日报 2021-08-27 20: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提示

“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的生态治理堪称当代人类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最伟大成就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语)。近些年,库布其模式屡屡被人提起,也进入了文学书写,最近的一次就是今年新出版的这本《大漠流金——中国库布其精准扶贫纪实》。

这一版的库布其故事有何特别之处?本报记者专访该书作者王占义、杨春风。

沙漠嬗变:库布其印象

本报记者:两位都与库布其沙漠有着不小缘分,一位是土生土长的库布其之子,一位是对库布其有相当了解并于2019年创作出版了《春归库布其》(合著)的辽宁作家。请分别说说你们眼中“静态”和“动态”的库布其吧。

王占义:从儿时起,沙漠一直是记忆深处最深刻、最难以磨灭的印象符号。静态来说,沙漠给我们这些人带来了无尽的烦恼与苦难。日常生活中,吃饭时碗里有沙子,睡觉时被窝里有沙子,一觉睡醒,昨晚的风沙把门给堵死了,连房子都被沙子埋了一半,要从窗户爬出去,从外面清理沙子。由于沙漠的阻隔,我们缺医少药,和外界交流严重受阻。小时候,沙漠和贫穷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伴相生,沙漠加剧了贫穷,贫穷带来的资源稀缺、人才外流,也让沙漠更加难以改变。虽然多年前的沙漠是贫瘠的,但毕竟也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是我们的故乡,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在年岁渐长之后,也希望能改变这里。动态来说,近几年来沙漠变化喜人,更加令人欣喜的是人的变化。我认识一位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他去过并拍摄过全球所有大型沙漠。他告诉我们,全球沙漠最令人绝望之处在于,当地走出去的人不愿意回去,没有新的人才,就很难看到希望。而库布其沙漠给他最深刻的印象在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回到或者来到这里,这是他在全球其他地方所没有看到过的。

杨春风:在“绿起来”之前,库布其沙漠或许就当用“静态”来表述,因为当年时间在那里的流动是非常缓慢的,大漠深处的牧民即使是去最近的邻居家串个门,也需骑马走上几个小时,而且并没谁觉得那过于“慢”了;在“绿起来”的进程中,在“穿沙公路”也随之在这片大漠里一条再一条地得以筑就并畅通之后,库布其沙漠的时间流速才渐渐与外界达到了同步,且慢慢地也可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了,这片大漠也就此成为“动态”的,自身生机无限,外人也可、也愿常来常往了。换言之,“静态”的库布其在外人眼里是令人“绝望”的,“动态”的库布其则已成了外人心目中最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两者的区分就在于绿与未绿、通与未通,它的容颜决定了自身属性及社会价值。

改变认知

库布其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本报记者:此前也读过很多关于库布其的报道和文学作品,包括《春归库布其》,都写到了库布其发展中遇到的诸多困难和阻力,本书也不例外,但感觉二位在叙述这些困难的时候,更多的笔墨已放在了人们的心态变化上,使本书堪称是一部库布其人的心灵成长史。这一点为何会成为你们的关注点?

王占义:库布其沙漠的扶贫历程,我觉得给世界的最大贡献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沙漠关系的固有印象。人一直与沙漠和其他生态恶劣的环境抗争,试图改变,这并没有错,但库布其的治贫历程,是从恐惧沙漠,对抗沙漠,到真正研究沙漠,认识沙漠,利用沙漠,找到人与沙漠共存的途径,最终从沙漠中获取财富,获得成功。这种心态变化,认识的进步,不仅促成了当地人的心灵成长,更是库布其变迁给予世界的最大启示。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同出一脉,也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带给世界的启示。这些启示,在世界生态环保压力与日俱增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杨春风:如果说《春归库布其》以库布其沙漠的“绿起来”为核心叙述,那么本书则聚焦库布其沙漠“富起来”的进程。通常的看法是“富起来”为“绿起来”的进一步深化,二者是一种递进关系,这样的关系也属实存在,不过相互间并不存在一条严谨分明的界线。实际上在“绿起来”的进程中,那些陆续参与到这场“战役”的库布其人就已经相继“富起来”了。本书更核心的关注群体是那些因种种原因未能在2021年之前就实现富裕的库布其人,这部分人也恰恰是“精准扶贫”的主体受众。表面上看,这是库布其沙漠“致绿”“致富”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库布其人的心路变迁历程,折射了他们打破或被动打破传统生活方式的一个渐进过程,且过程中不可能没有迟疑、彷徨与不舍。这种复杂心情是能够令人感同身受的,也是值得仔细关注的,尤其是在引入库布其模式的过程中需要特别留意的。唯有心理上的成长在先,其他的质变才有望发生。

人物群像:多元呈现

本报记者:从恨沙到治沙再到沙里淘金甚至爱沙,这个探究的过程很迷人,也很复杂。写作的过程中你们是如何对海量信息进行取舍的?

王占义:我们主要还是聚焦于“人”,希望在充分掌握素材的基础上,把焦点集中到沙漠中的人的生活与命运变化上。他们既是库布其变迁的主角,也是变迁的根本原因。当地政府、亿利集团这些既是治沙扶贫的带头人,又是当地人民的一分子。库布其沙漠变迁所赖以实现的技术革新、绿富同兴,其发轫者都是这些人,是他们不断思考、不懈努力的成果。因此,我们在确保资料翔实的基础上,尽量多去展现这些沙漠里面居民和治沙扶贫工作者的生活轨迹。在选取人物过程中,尽量包含老中青几代库布其人,从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视角去呈现这些故事。此外,人们从恨沙,到沙里淘金,到爱沙这样的认识转变,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突然醍醐灌顶的,而是在长期艰苦卓绝的与沙共存、与风为伴的生活中逐步实现的。当然,这样的转变是有一些关键节点的,党和政府的引领、亿利集团和王文彪的带头、技术人员的探索思考推动技术进步,都是实现这种转变的触媒。我们注意到,在外界来库布其探究沙漠变迁的人中,很多外国人更加注重沙漠当地人的命运变迁,喜欢去拍摄,去询问当地人。不仅是环境变化,其中人的命运变化往往更触动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此外,他们对库布其治沙的技术也很感兴趣,特别乐意与技术人员交流学习,即使他们国家并没有沙漠。

杨春风:对材料的挖掘与组织,就是围绕着你所说的这个链条进行的,而这个链条也正是库布其沙漠在业已过去的数十年中所经历的变迁。应该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库布其人的奋斗方向,就像一盏明亮的灯塔,使人在挫折中坚定前进的信念,而这也是社会各种力量得以拧成一股劲儿又劲儿往一处使的核心支撑。作为书写者,我们所做的就是挖掘、梳理并串联起所有能够真实反映这一客观进程的有效材料,使之得以生动地再现,以期给仍在承受着荒漠化之患的国家或地区以有益的参照或启迪。

(高 爽)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