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国家标准,为何一半以上由大连牵头制定?

解剖氢能产业发展的这只“小麻雀”,可以体会到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是强化创新能力,培育创新主体,加速成果转化,构建创新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力量 大连化物所——被业界誉为“燃料电池黄埔军校”——是我国最早从事氢能利用相关研究的机构。

燃料电池国家标准,为何一半以上由大连牵头制定?

来源: 大观新闻
2021-08-26 20: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编者按

百年航程红色引领,澎湃海岸激情奋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大连学习上有收获、思想上受洗礼、行动上见实效,立足新百年新目标,立足新时代新要求,立足新起点新作为,在短时间内交出了一份份新突破新发展的大连答卷。

高质量高速度建设“两先区”,重塑城市形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连再出发。大观新闻联合大连日报推出“立足新起点 扬帆谱新篇”专栏,深入一线看变化。全面呈现大连在新征程上,守正创新,永续奋斗的新活力、新风貌、新作为。


要点提示

1

●我市拥有比较完整的石化产业全产业链,工业副产氢供应量充足。此外,还有岩谷气体等具备丰富经验的氢气制备企业。大连化物所在氢能利用方面,部分基础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同步水平,获得300余件发明专利授权

2

●这是一条以国产自主技术路线为支撑、相对完整的氢能产业链条。解剖氢能产业发展的这只“小麻雀”,可以体会到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是强化创新能力,培育创新主体,加速成果转化,构建创新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力量


氢能源车第一天上线的时候我特意来拍了些照片

刘诚是一名公交爱好者

在他的相机里

存着各种公交车的图片

其中

蓝色车身的535路氢燃料电池公交车

像一只灵动的海豚

格外亮眼

氢气资源是咱大连发展氢能产业的优势

与氢能打了多年交道

大连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工业处副处长吴剑

已经成了内行


他告诉记者,我市拥有比较完整的石化产业全产业链,工业副产氢供应量充足,仅一家大型石化企业的工业副产氢年供应量就能达到5万余吨。

除此之外,我市还有岩谷气体等具备丰富经验的氢气制备企业。

大连化物所——被业界誉为“燃料电池黄埔军校”——是我国最早从事氢能利用相关研究的机构。

在氢能利用方面,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应用技术研发,再到产业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已经形成完整体系,特别在电解水制氢、氢气纯化、催化剂等基础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同步水平,已获得300余件发明专利授权。

大连化物所还和大连多所高校一起,牵头制定了一半以上的燃料电池国家标准。

因此我市率先推广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并不是偶然

吴剑说

从氢能产业发展这个小点上

就可以体会到

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坚持科技创新第一动力

把科技自立自强

作为加快“两先区”建设战略支撑的决心

 

在记者的采访本上,记录下了近两个月来全市培育创新生态的行动——

7月6日,大连市科技成果转化月启动仪式上,大连冰山集团、东北特钢、中触媒、辽宁垠艺生物等7家企业分别与大连理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大连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签署了多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大连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试运行以来,已经达成了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

7月9日,“精细化工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暨“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初创工厂”在长兴岛正式揭牌启用。旨在加快培育一批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全力打通科技创新创业的“最后一公里”。

7月27日,“大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合作战略协议签约仪式暨科技创新资源推介大会”召开,签署合作战略协议、院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大科技项目,发布大连科技赋能“老原新”三篇文章项目及科技创新资源……

举全市之力规划建设英歌石科学城。突出科学城“科学”属性,聚焦“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未来产业培育、高端人才集聚”四大功能,重点发展洁净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命健康和科技服务业“4+1”产业,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国家科技战略力量、全球领先的洁净能源创新中心、高端创新要素汇聚枢纽、前沿新兴产业培育策源中心。

据了解,今年,我市共组织四批137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3741家。全市拥有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737家。

实施高聚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通过加快推进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和大企业平台化四种模式建设,着力打通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之间的通道。

今年,有42家企业牵头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获省科技厅首批备案,有132家企业正在申报省级产学研联盟。年底前新增高聚能创新主体80个。

再回到氢能上,除客车领域外,氢能已在我市其他多个领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已陆续实现量产的36吨、49吨重载卡车和36吨轿运车,已下水开展实验的首艘氢燃料电池样船,已进入组装调试阶段、由大连豪森为新源动力设计制造的年产1万套燃料电池电堆全自动化生产线……

在各自的领域,氢气转化为电能等能源,为设备、系统提供着源源动力,见证我市氢能产业发展,助力我市早日形成“一廊、三园、七区”的氢能全产业链空间布局新格局。

而这

只是全市聚焦平台建设

强化创新能力

培育创新主体

加速成果转化

构建创新生态

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展动能更强的

一个缩影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