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产地证书被称为国际贸易中的“纸黄金”和“金钥匙”。为更好发挥原产地证书在稳外贸、稳外资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沈阳海关持续推进原产地证书签证业务改革,综合实施便利化措施,深入挖掘各自贸协定关税优惠政策资源,充分发挥原产地证书“纸黄金”作用,帮助签证企业“省时、省力、省钱”;利用原产地证书“金钥匙”功能,助力辖区企业产品拓展国际市场,更好促进企业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通过单一窗口发送原产地证书电子申请后,仅26秒就收到了‘审核通过’的回执。随后,又通过单一窗口自助打印模块拿到了原产地证书,‘一口通办’真是太方便了!” 对于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叠加自助打印带来的便利,希杰(沈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肖经理赞不绝口。
以上仅仅是沈阳海关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沈阳海关想群众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为助力企业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开拓“一带一路”国际市场,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制订个性化帮扶方案,由专人负责企业的证书审签、业务咨询指导、优惠政策分析等帮扶工作。沈阳曙光电子有限公司黄经理对记者说:“我们一季度有新产品对韩出口。由于去往韩国船期短,我们办理时间十分紧张,还好沈阳海关在产品备案和证书申报环节对我们精心指导,我们才能及时办理原产地证书并且顺利享受优惠关税待遇”。
推广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工作,为企业节约人力成本。1至4月,关区自助打印证书2677份,43.35%的原产地证书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办理,企业可以“足不出户”申领证书;推进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业务改革,为企业节约时间成本。实现了原产地证书全天候、智能化、无人式智能审核,保证证书随报随审,原产地证书系统自动审核覆盖率76.75%,5154份证书审核实现“秒通”;推动实施出境原产地证书“零见面”式签证,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为企业节约交通人力成本。推广原产地证书“快递签”、“经核准出口商”、预裁定等工作,为企业提供替代签证模式。
通过实施系列改革措施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实系列惠企暖心政策,实现“减负、增效、提质”的实际效果,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区近千家企业受益。2021年1-4月份,沈阳海关签发各种原产地证书6715份,签证金额4.70亿美元,其中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证书4379份,签证金额3.41亿美元;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不含日本)签发证书3837份,签证金额2.89亿美元。签证数量与去年同期持平,签证金额同比增长21.32%,可以看出关区企业签证产品结构趋于优化,附加值较高的汽车制品、机械装备、钢铁制品等产品原产地证书利用率有所提高,优惠政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