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提出的“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畅通双循环中的东北振兴与制造业转型升级。10月24日,由东北大学、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承办,辽宁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供支持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东北振兴”国际论坛在沈阳举行。来自中央部委、国家级智库、辽沈地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干部,辽宁省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东北地区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媒体代表,日本、韩国智库的专家学者共300余人出席论坛。
以下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丁晓燕发言实录。
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我国“十四五”期间发展的重点战略和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战略主轴,必将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对形成“双循环”新格局背景下东北地区如何抓住机遇,补齐短板,重塑优势,谈下自己的看法。
一、针对产业链供应链重组,提升东北制造在全国产业分工的地位。
疫情冲击之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过长、过细以及对个别国家过于依赖的弱点暴露无遗。特别是,“十四五”时期中美经贸摩擦可能走向常态化、极端化,不排除美国采用极端手段,对我国进行全方位打压,包括滥用“长臂原则”对我国部分企业实施技术和相关产品封锁。美国和西方国家对我国技术和投资限制将进一步增强,我国可能存在被迫陷入“技术闭环”的风险。中美之间的角力将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应对中美贸摩擦并进行战略性布局的关键期。
“十四五”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将加速重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布局由成本至上转向成本、市场、安全等多因素并重,在市场开放优势与国家安全需要之间寻找新的平衡,进一步增强产业安全性和抗风险能力,新产业链、供应链未来可能会出现本地化、分散化、多中心化和区域化趋势。
“双循环”新格局背景下的产业链重构,对东北地区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是一次重要机遇。一要提升主导产业在国内大循环的地位,鼓励东北企业走出东北,在全国更大的范围内参与产业分工;二要补齐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吸引产业的关联企业到东北投资设厂,减小供应链半径,形成内需主导下长期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三要形成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链闭环,找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从政策、人才、市场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技术攻关,通过补技术短板的形式提高核心技术能力,着力打通“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商业应用”的创新体系。
二、借势数字经济赋能,培育东北在新格局中新动力。
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数字经济成为引领“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数字化带动下,制造和服务加快融合,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生产将逐渐成为主体形态。“双循环”新格局的背景之下,利用数字经济促进消费、拉动投资,将成为促进经济行稳致远的共识,有助于在内循环中加快供需双升级的步伐,巩固和拓展内外循环的多元纽带,有望成为畅通双循环的关键。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经历了四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技术为代表,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技术为代表,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为代表,当前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人工智能及数字技术为代表。可以说东北错过了信息技术时代发展的机遇,目前东北还缺少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信息技术企业。
“双循环”格局背景下,东北地区应该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认真研究国家《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在数字产业领域形成自身优势,围绕“人、车、星”,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加快工业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的开发和产业化进程,支持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并加快在机器人本体及智能装备上的应用。二是汽车电子信息产业领域,聚焦汽车产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方向,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与汽车行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集代步、学习、工作、生活、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未来汽车全新智能移动空间。三是卫星及航天信息产业,促进航天信息产业由以遥感方向为主向通讯、导航、遥感、服务一体化方向发展,构建新型空天地海一体化信息网络。
三、正视区域经济布局新趋势,明确东北地区新时期的新定位。
在“双循环”新格局下,我国必须充分挖掘战略纵深,充分发挥国内市场优势,这意味着要素自由流动程度的上升和区域整合与发展速度的加快。由于基建投资效率不断下降,原有以基建带动的区域平均发展战略将会相应调整。
具体来看,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中部三角(郑州、武汉、长沙)和西部三角(成都、重庆、西安)等五个区域在资源禀赋、发展程度、外向型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有望形成我国“双循环”的重要依托(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其中,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为第一梯队,中部三角、西部三角为第二梯队,其他区域为第三梯队。通过逐级传递与扩散,实现区域优先发展之后的全国协同发展。
在全国区域布局中东北地区如何寻求自身发展定位。一是加快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应围绕“五个安全”,加强东北地区的协同发展,整体提升东北三省的发展能级。二是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合作,全力抓好战略对接,规划建设产业合作与创新转化平台,推动发展飞地经济,承接中高端产业转移。
四、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强化东北在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面对全球化的历史性困局,我国提出了“双循环”应对战略,这既是我国着眼解决中长期问题、做好打持久战准备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的重要途径。但“双循环”并非走向“闭关自守”,而是选择通过向内发力,为高水平开放打开向外空间。一方面,基于“内循环”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将与全球经济缔结新的利益纽带,强化“外循环”中双向开放的动力;另一方面,中国将会继续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包括加强同东亚经济体的合作和继续布局“一带一路”,为融入全球体系打造新的战略支点,从而优化“外循环”的国际分工路径。
东北地区应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系统的建设。一是打造好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与沿线国家形成良好的沟通与互动,实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交流,发挥好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国家级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对外开放平台的作用,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提升东北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分工地位,逐步融入国际产业链。二是建设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加快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做好朝鲜全面对外开放的准备,加快构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大通道、大平台、大布局,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合作和互联互通,促进装备制造、工程服务、旅游业、农业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推动建立东北亚自贸区网络。三是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市场经济规则建设的先行先试。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在于,改变过去40年以“门槛式”开放即市场准入为主的做法,加强以规则、体制和制度安排为主要方向的改革。中国与各国、各地区之间贸易、投资协议的谈判大多是针对市场准入壁垒进行的,有关市场规则、制度等领域的交涉很少。建议东北亚自贸区建设中进行市场规则、制度等方面的先行先试。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