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认可,是最大的扶贫成果”——讲述东北大学赴昌宁扶贫干部王颖的故事

“百姓的认可,是最大的扶贫成果”——讲述东北大学赴昌宁扶贫干部王颖的故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9-30 15:2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凌晨5时,天未破晓。

11月的天气已然微寒。一身疲惫的王颖终于结束了农户走访和扶贫政策宣讲的工作,赶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回到镇里来。

由于白天农忙,召集农民宣讲只能夜间进行,他们的各类问题也需一一解答清楚。正值全县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王颖基本没有时间休息,几乎每天走村串寨,深入农户,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摸底调查,开展精准帮扶。2年中,他驻了3个村,驻村时间超过620天,走访农户680余户次,跑坏了5双鞋,掌握了每个村的村情村况,取得了第一手材料。

挂职第一书记之前,王颖并非没有顾虑:“这项工作对我来说充满着挑战,我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年龄超过50岁,一直生活条件优越,没有农村生活经历,面对着要来到云南一个贫困山村,我怀疑自己能不能适应,能不能融入,能不能过关。”

最终,他还是克服了心理压力来到这里,与千里之外的这片土地和人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科技扶贫,打造专家科技服务基地

处于滇西连片贫困地区的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经济实力薄弱、交通十分不便,辖区山区面积达97%,全县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作为定点扶贫单位,东北大学一直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按照《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要求,2017年,东北大学选派离退休工作处王颖同志赴昌宁挂职2年,先后担任昌宁县田园镇新华社区、柯街镇华侨社区、柯街镇腊邑社区第一书记。

8月,王颖第一次踏上昌宁县的土地。他很快进入工作状态,第一时间深入当地了解县情县况,考察产业结构和百姓生活、经济情况。不久,当他得知县里茶叶遭到大面积弃采时很是吃惊,详细了解之下才知道,由于供需失衡,茶叶鲜叶收购价格极低,导致农民采茶积极性不高。“农民采茶是很辛苦的,全靠双手,一天下来也采不了几斤,我最初是想帮他们找到外销销路,把收购价格提上来。”十一期间,王颖先后赴腾冲、梁河、陇川、盈江、龙陵等地的茶企考察,发现当地茶叶种植、销售情况相似,也都有弃采现象。外销的想法行不通了,他决定转换思路,寻求其他产业增长,调整产业结构。

回到县城后,王颖作了很多思考和联络工作,努力寻找适合当地情况的产业方向。一次偶然的机会,王颖上山走访时发现有个别农户种植魔芋,向农民了解了种植、收入情况后,觉得魔芋很有价值。于是,他专门来到一个常年收购魔芋的加工厂详细调研,同时开始通过网络查阅大量文献,又到县城的书店买来专业书籍研读,对魔芋种植有了较深的认识,愈发觉得可行。

同时,王颖与昌宁县农业局、统计局联合对全县魔芋产业情况做了调研,撰写了《昌宁县魔芋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详细分析了魔芋用途及市场前景、昌宁县魔芋产业现状,以及农民收入、农业产值、工业产值、税收等产业效益,指出昌宁县具有气候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出产魔芋品质较高等发展魔芋产业的优势,并提出了当前魔芋产业的发展建议。

“魔芋喜阴,与玉米套种是比较好的种植模式,1亩魔芋的净利润与10亩玉米相当,且玉米并不减产,经济价值十分可观。”王颖介绍,“但魔芋种植难度很大,从前的散户种植也都比较粗放,没有什么章法可言。”为了寻求技术支持,王颖经人介绍联系到保山市农科所的专家,并邀请其到田园镇人民政府为110多名干部和农民作了第一场魔芋种植技术科普讲座,会场座无虚席。

王颖了解到,为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发展战略,助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和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云南省、保山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推进专家工作站建设,于是决定申请建立专家工作站。“技术不到位会给农民带来损失,我一定要请到行业最好的专家、‘大咖’,给农民介绍最好的技术。”本着这样的想法,王颖几经辗转,联系到中国魔芋学会常务副会长、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玲,中国魔芋学会会长、西南大学教授张盛林,以及珠芽魔芋种植技术专家、云南民族大学教授张东华。他们都被王颖的诚恳和执着打动,由最初的惊讶、怀疑,转变为后来的全力支持。王颖曾自费邀请张东华到县里就热带经济作物发展情况进行考察,并获赠20公斤珠芽魔芋种子。如今种子已经种植在气候条件适宜的华侨、湾甸等地,长势喜人,他也成为将有价值珠芽魔芋引入昌宁的第一人。

最终,由东北大学联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西南大学等单位共同建立的“昌宁县职业技术学校科技专家服务站”及“张盛林专家工作站”分别通过了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和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批准,为科技扶贫搭起了新平台。两个省级科技服务站的建立,为昌宁县每年引入40万元的科技保障经费,向贫困群众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提升贫困县农民农业种植技术水平。依托工作站,平均每年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1700余人次,引领、指导农民发展魔芋产业增收致富,并发挥农业科技的辐射及带动作用,成为高海拔山区等贫困高发地区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保山市科技局副局长李国华曾评价说:“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外部专家引入,保山只此一家。”

万事开头难。发展一个新的产业方向并非易事,其中不乏曲折,有鼎力支持,也有过不被理解、障碍阻力甚至深受委屈。但王颖说:“我来到这里就是做工作的,在我心里,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被老百姓认可才是最重要的。”

深入群众,为老百姓解难题、办实事

山区路况差、路程远,有些公路只有摩托车能通行,为了方便入户走访以及往来村镇办事,王颖自费购买了一辆摩托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我的摩托车修理过很多次。”他有些许无奈,“在山地骑摩托车我不怎么在行,两年出了6次侧翻情况,还好受伤都不特别严重。”平原人走山路也不熟悉,一下雨小路就变得极滑,总摔得他浑身是泥。

走村串寨,深入农户,几乎是王颖每天必做的功课,老党员、小组长、普通居民家一户不落,聊天、座谈、拉家常拉近距离,他成了一个与百姓“打成一片”的第一书记。除了摸底调查、宣讲政策,他也关心农户的生活,了解他们关注的问题,听取他们对社区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华侨社区工作期间,王颖了解到当地群众长期被饮用水浑浊的问题所困扰,就先后三次到取水点了解情况、顺管线反复排查,最终发现浑浊的原因是蓄水池淤泥太多,于是联系工作人员对取水点、蓄水池进行排淤,解决了群众长期吃浑水的老大难问题。

正因如此,王颖深得群众的信任,往往刚一进村,村民们就热情地把他往家里招呼,孩子们则会兴奋地跟在他后面,问东问西。即便后来挂职期满,村里的老党员还是与他保持电话联系,时常关心问候。

为了帮助腊邑这个深度贫困村脱贫,王颖做了很多思考和努力,带领村民成立了昌宁县腊邑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昌宁县凯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前者为东北大学定点帮扶合作社),同时建立起合作社农产品种植基地。在学校对农产品规模化种植、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支持下,实现了合作社产供销全链条一体化模式的建设与发展。截止到王颖挂职结束前,合作社入社农户已达136户,销售农户农产品220余万元,圆满地完成了国家扶贫办分配给东北大学的扶贫指标。王颖还与云南其他央派的第一书记共同建立了云南第一书记电商平台,积极帮助本县农产品上线,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35万余元。

期间,他还就“两烟”产业发展撰写了《腊邑社区香料烟生产的调研报告》和《关于腊邑社区烤烟生产中农户积极性问题》调研报告,为有关部门和领导提供情况和决策依据,并得到了认可和采纳。腊邑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完成了腊邑社区香料烟种植面积31亩,烤烟种植面积217亩,有力支持了政府“两烟”产业发展。

虽然一直尽心尽力、成绩不菲,但谈及感触最深的,王颖却最先想到两次学生支教活动。当时,他对接东北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团到腊邑完全小学开展支教工作,并建立了昌宁县第一个东北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虽然支教工作主要是学生志愿者完成的,我只负责组织和对接,但是看到孩子们纯真、渴望的眼睛,我的内心还是深受触动。”王颖回忆,“活动时间不长,但对他们来说可能是埋下了一颗影响一生的种子。孩子们跟我说,长大后要走出山村考大学,考东北大学。”

挂职期满,但王颖的扶贫工作并未结束,两个专家工作站仍在有序运行。今年6月,他又回到昌宁,深入14村组织技术培训,到农民家中讲授种植技术和知识。“与在镇里集中培训不同,在村里更加能感受到家家户户对种植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渴望。”培训过程中,绝大多数农民都能从头一直听到尾,有的还拿着本子认认真真记笔记。

“目前昌宁已经顺利通过‘省考’和‘国考’,学校也完成了国家安排的脱贫任务和指标。但这两年的经历,让我充分体会到了百姓的不容易,他们仍然需要我们的帮助。”王颖说,“我为自己能参与伟大的扶贫工作感到无比荣幸,为所做的工作和努力得到老百姓的认可而感到欣慰和自豪,未来也还会回到这里,继续为昌宁县完成好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