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羚独角兽”企业成辽宁科技创新生力军

“瞪羚独角兽”企业成辽宁科技创新生力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4-13 14: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瞪羚、独角兽企业正在成为辽宁科技创新的生力军。记者从辽宁省科技厅获悉,辽宁134家瞪羚独角兽企业,设立了研发机构的占62.7%,平均科技人员占员工数量30.5%,研发费用平均0.2亿元,是全省规上企业的5倍,累计授权发明专利数709项,平均拥有量是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7.9倍。

瞪羚、独角兽企业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动能的杰出代表,在高科技领域和互联网领域尤为活跃,这类企业具备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等特征,对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更具洞察力,更容易建立起符合市场需求的新规律、新模式。

近两年,辽宁制定了《关于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的实施意见》,辽宁省科技厅启动实施了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专项行动,明确把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作为8项重点任务之一,并出台《辽宁省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方案》和《辽宁省新型创新主体培育工作指引》。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瞪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通过政策激励、平台构建、项目支持等方式,引导科技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取得阶段性成效。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3000多家,总量突破7500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000家以上,总量突破5000家;新培育瞪羚独角兽企业134家,这些企业符合我省优势产业发展方向,80%集中在智能制造、新材料、洁净能源和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57.8%的企业分布在沈大自创区和高新区。

一个地区的瞪羚独角兽企业数量越多,表明这一地区的创新活力越强,发展速度越快。“瞪羚独角兽”在经营效益、成长性、创新性等方面表现突出,成为我省调整经济结构、壮大新动能的中坚力量。企业规模均属于规上企业,近三年实现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超过20%。企业年度营业收入平均达到6亿元,是全省规上企业的1.5倍。利润平均达到0.6亿元,为全省规上企业的2.6倍。

省科技厅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继续推进实施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专项行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主要围绕6个方面加快培育瞪羚独角兽企业。建立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机制,引导企业健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着力解决瞪羚独角兽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支持瞪羚独角兽企业牵头承担省科技重大专项和重担研发计划,对企业吸纳重大科技成果和R&D经费投入进行奖励性后补助;建设完善技术转移体系,引导瞪羚独角兽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优化科技人才培养支持机制,支持企业承担重点人才计划,鼓励企业设立海外引才工作站,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抓好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参与国家创新创业大赛和中国海创周等活动,高标准办好辽宁省瞪羚独角兽企业创新发展论坛,让企业有展示自己创新能力的平台和舞台。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