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孔雀东南飞 远程智库汇东北 东北首个“飞才港湾”落户营口鲅鱼圈

莫愁孔雀东南飞 远程智库汇东北 东北首个“飞才港湾”落户营口鲅鱼圈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7-22 14: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7月22日,辽宁省营口市汇仟支点科技智库成立大会暨第二届“高层次人才营口行”活动在鲅鱼圈区启动,营口成为东北地区首个“飞才港湾”,由此平添科技创新、产城升级的强大引擎。

与会专家指出,营口创立的“飞才港湾”平台,向海内外英才传递强烈信号——这座山海关外的百年港城,正用更强的开放意识,打破地域、人事关系等传统招才引智的刚性制约,打造“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智库港,汇聚来自天涯海角的智力、知识和技术,助力东北全面振兴。

受国家顶层设计馈赠,营口开放大门越开越大,开放实践越发丰富。以港口为开放龙头吐纳天下、以“四基地一中心”产业磁场吸引投资,营口经济增速多年保持东北地区前列,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核心资源”也越发重视和渴求。然而,当地并不具备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先天优势,高层次人才偏少,人才结构不尽合理,城市对人才直接落户的吸引力不足。

这些瓶颈,催生营口市“柔性引才”路径的探索和坚持。营口客观看待“人才流失”现象、积极构筑“智力汇入”平台,以“产”为主体引导“学、研”要素集聚。曾经的本地人才“孔雀东南飞”现象也并非营口独有,同样也是东北普遍的人才之痛。营口的“柔性引才”探索,也折射出东北正在通过解放思想,突破了多年来曾被地域局限束缚住的“人才观”。

一年来,营口新建、续建亿元以上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73个,集聚经营管理、高层次创新人才1500多人,举办首届营商大会和全国民营企业合作大会,落地各类人才创新创业项目48个,签约金额超243亿元;经年积累,市政府与16所高校、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400多家企业与130多所院校、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等高校相继组建营口研究院,中科院沈阳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成立营口中心……营口善用“外脑”,借梯登高,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引领企业科研水平跨越式提升,也带动了相关领域科技人才快速成长。

去年,营口举办首届“高层次人才营口行”活动,邀请10位高层次专家到营与企业深度对接,促成技术转化、联合攻关、建设创新平台等方面的11项合作协议,并借活动契机吸引“汇仟支点科技智库”落户营口。该智库由刘雳宇博士等13位海外高层次人才发起成立,主要业务涉及科学技术开发、成果转让、科技产业的咨询服务,科技成果及人才评估,科学技术知识传播和普及,在众多海外高层次人才中有较强影响力和号召力。

有了消弭人才引进制约瓶颈的全新服务模式,“飞才港湾”的感召力已然显现。第二届“高层次人才营口行”活动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衣宝廉,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蹇锡高,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会长许军,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首席科学家丁洪以及来自东北大学等国内外众多高校、科研院所,涉及冶金、装备制造、化工、医药、金融、3D打印等领域的36位高层次人才来营实地考察,洽谈推进人才、技术和项目合作。

有了跨越空间的远程互通平台,“飞才港湾”的吸引力穿海越洋。在远道而来的土耳其中东工业大学冶金系主任切米·哈坎·格鲁和焊接实验室主任科瑞·约提西柯看来,营口从历史上的轻纺城市发展成中国钢铁重镇,营口钢铁作为优势产能参与“一带一路”重大工程建设,其发展历程将成为他们的研究课题,也希望营口的“远程智库”平台成为汇聚海内外高端人才的“智慧引擎”,牵动中国东北全面振兴。

与会专家表示,以营口市国际化营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基础,以全市上下对人才的重视为保障,以远程智库为桥梁,“飞才港湾”营口将成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高端人才智力资源引进的“桥头堡”,用智库平台的强力支撑为东北全面振兴赋能。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