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带着泥土味儿的农产品“拎”进互联网

这是一个专注于网络销售丹东精品农产品的创业团队。

把带着泥土味儿的农产品“拎”进互联网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6-14 11: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这是一个专注于网络销售丹东精品农产品的创业团队。

6月13日一大早,在辽宁丹东市月亮岛一3层的独立公寓内,伴随“滴滴”的提示音,该创业团队队员小邵通过团队开发的平台,正忙碌地接收着网上的订单:一位网名“金属狂爷”的丹东客户,购买1.5公斤同兴日新村生产的油柿子,付款75元,成为当天该平台成功交易的第一位客户;广州的“张张”订购1公斤粘玉米;黑龙江“林顺”订购0.5公斤精品蓝莓……“一天最少也能接上七八十单。”小邵说。

团队的其他8名队员也没闲着,有的在电脑前做平台平面编辑设计,有的按订单信息现场配货或将信息发送给供货农户,还有的在楼下农产品展示区摆货。

“团队中有6名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还有一名辽东学院的在校生。”39岁的张彦是该创业团队的负责人,接受采访前,她正伏案翻看着一本本农产品画册。原来前几天她到沈阳参加了省农商互联产销对接工作会,丹东域外的一些精品农业企业,对他们平台销售的产品产生了浓厚兴趣。

“我正在从中筛选适合平台销售的产品。”张彦边说边用手机打开平台:“主页面今天主推3个品种,汤山城镇龙湖村的蓝莓、东港吴创的8号甜瓜、东港荷兰小黄瓜。”随后,她又点开页面上部的多个菜单,记者看到销售的农产品有草莓、水果萝卜、大樱桃等等。“现在网上挂着的有40多家农企或农户的100多个农产品。”张彦笑着说,大多都是咱们丹东本地的带着泥土味儿的精品农产品。从2016年到2018年,他们开发的平台每年销售丹东精品农产品达上万公斤。

涉足并组建团队开展网络销售丹东精品农产品,张彦有着近10年的探索、尝试和实践经历。2012年,做了多年影楼的张彦来到振安区汤山城镇石安村,流转了43亩土地种植蓝莓。开始,她种出的无公害蓝莓找不到销路,于是尝试着将产品做成礼品盒,并在微信朋友圈及淘宝等网络平台上销售,收效还不错,甚至引来同行羡慕的眼光。有一次,振安区农经部门来到她的蓝莓基地调研,对她在网上销售蓝莓的做法感到很新鲜。张彦说,当时振安区农经部门领导对她说:“全区有许多像她基地蓝莓一样的好农产品,就愁销路。”面对期许的眼神,张彦答应试着帮区里其他农户或企业销售。

有一年6月份,张彦来到同兴镇一采用秸秆反应堆技术种植草莓的农户大棚里,但见红红的果子,却卖不上价钱,感到很惋惜。她随手拍了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里,当天就为该农户销售50多公斤。后来,张彦的朋友圈成了这位农户销售草莓的主要渠道。张彦说,网上消费的客户都说他家的草莓好,刚开始她每天下50公斤订单,结果每天都订购一空,有时还欠不少网友订单,第二天才能补上。

家乡农产品这么受欢迎让张彦始料未及,看到了里面的商机,于是对市区周边的农产品进行了考察。张彦说,她走遍了振安区的45个村,发现了一批具有浓郁丹东特色的农产品,如窑沟村苹果、楼房镇青梨、九连城镇水果萝卜等。就这样,张彦一边经营着蓝莓基地,一边帮助农户或农业企业在网络销售农产品。

令张彦惊喜的是,她的微信很快就热闹起来。她说,那段时间手机接的全是陌生号码,有时一天能接数十笔订单。为了扩大网上销售规模,2016年,她聘用了3名大学生尝试开发一个APP小程序,后来发现,该程序远远不能适应网络销售的需要。2018年前后,张彦先后招募了6名大学生,开发出销售功能更为强大的精品农业平台,将以往接触的农户或企业拉进平台,并派出人员宣传推介平台。经过不到一年的运行,目前平台订阅用户有4000多人。

“线上线下一起做。”张彦表示,团队将来还准备参与产品生产环节,拉长我市农产品深加工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做强做大农产品产业再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