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百姓最喜爱的三件文物评选活动’百件参选国宝展”开幕

4月1日,“众里寻它千百度——沈阳故宫‘百姓最喜爱的三件文物评选活动’百件参选国宝展”开幕,展期2个月。

“沈阳故宫‘百姓最喜爱的三件文物评选活动’百件参选国宝展”开幕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4-02 15:4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4月1日,“众里寻它千百度——沈阳故宫‘百姓最喜爱的三件文物评选活动’百件参选国宝展”开幕,展期2个月。

赏宝、评宝、选宝-----自3月7日“沈阳故宫‘百姓最喜爱的三件文物’评选活动”正式启动以来,大家纷纷在沈阳故宫官方微信平台上看图投票,可终究没有看到实物来得真切。好消息来了,从今天开始,“众里寻它千百度——沈阳故宫‘百姓最喜爱的三件文物评选活动’百件参选国宝展”正式开展,想一饱眼福的朋友们可以去沈阳故宫看展啦。

本次“沈阳故宫‘百姓最喜爱的三件文物’评选活动”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公众的热捧,网页浏览量超过3万次,投票超过1万人次,目前排在前几名的分别是皇太极御用鹿角椅、紫气东来匾、掐丝珐琅甪端、清将军门神、《竹荫西狑》图,这些文物都符合沈阳故宫此次评选活动的遴选标准:具有皇家气派,体现沈阳故宫特色,体现沈阳风情,寓意吉祥美好、饱含祝福。距网上投票结束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究竟哪些文物能最终入选“百姓最喜爱的三件文物”,还是个未知数。而这个决定权,就在你我的手中。

沈阳故宫从十万件馆藏文物中遴选出的这100件文物,包含历史文物、瓷器、珐琅、漆器、雕刻、书画、织绣、宫廷遗物等文物类别,既有清早期历史文化特征鲜明的清开国皇帝御用之物,也有清中晚期帝后服饰和宫廷艺术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为了此次百件国宝顺利展出,沈阳故宫业务人员先将大政殿北面的銮驾库展厅常设展览“院藏清代宫廷艺术珍品展”撤展,再重新进行“百件参选国宝展”的布展工作。由于展品中有三件体量较大,所以除主展厅銮驾库以外,它们分别在东所介祉宫、敬典阁和北大值房展出。东所是东巡时期皇太后居住的行宫,这路建筑从南向北主要有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介祉宫是皇太后的寝宫。乾隆皇帝第一次和第二次东巡盛京谒陵时,都奉皇太后同行。这位皇太后就是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也是《甄嬛传》中甄嬛的原型。当时,东巡的皇帝每天在此向皇太后问安。清乾隆款掐丝珐琅宝相花大冰箱展出地点就在东所介祉宫。把这个大冰箱陈列在介祉宫,正可印证乾隆皇帝“以孝治天下”的执政理念。这个掐丝珐琅冰箱,口大底小呈斗形,上下口均为正方形,上口加盖,盖为两块组成,可拆分。冰箱附方形底座。冰箱木胎、锡里,箱的六面(包括盖面)均为掐丝珐琅,露在表面的五面为蓝地缠枝宝相花纹,箱底部为浅蓝色地满饰云朵纹,有一条黄色五爪蟠龙。中央贴有阳文楷书“乾隆年制”四字二行方框款。工艺精细,色彩艳丽。器身两圈铜鎏金箍,两边四铜提环,为如意云头形,盖面有两个镂空团寿字纹孔,是散发冷气用的。这个冰箱不仅是精美壮观的陈设品,而且有很强大的实用价值,它可以防暑降温。盛夏时,将冰装入箱内,通过气孔散发冷气,借以降低室内温度。还可以在冰箱内放置食品,防止因天气炎热而腐坏。

穿过介祉宫向北,就是敬典阁。 2017年春节前夕,沈阳故宫唯一一处从未对外开放的院落——“敬典阁”区域正式对外开放,专门用于举办“馆藏国宝珍品展”。第一个在珍品展中亮相的,就是清太宗皇太极御用鹿角椅。皇太极在沈阳故宫执政17年,对于后金汗国乃至后来的大清王朝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17年。在这17年间,皇太极励精图治,修内政,拓疆土,改国号,强八旗,使后金汗国从一个偏踞东北的地方政权成长为与明朝公然对峙的强劲对手,为后来清军入关,定鼎燕京,统一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这个意义上说,皇太极正是大清王朝的开国之君。这座“稀世珍品”——皇太极御用鹿角椅收藏在“一朝发祥地”沈阳故宫,可谓藏得其所,符合“稳坐江山” 的美誉。时隔两年,皇太极御用鹿角椅再次在敬典阁展出,机会难得,不容错过哦。

“紫气东来”九龙匾的展出地点在北大值房“匾额馆”。匾额为木雕髹漆、镶铜字制成,匾外框浮雕云龙图案,九龙之首采用圆雕工艺,生动灵活;匾面刷洋蓝,其上镶铜板制成的大字:“紫气东来”,文字中央上部镶朱文篆书“乾隆御笔之宝”印玺。这块珍贵的大匾由清宫内务府制造,乾隆二十二年(1757)由京师送至盛京,一直悬挂于凤凰楼下,成为盛京地区著名的历史文化景观。现因清理、保护收藏于沈阳故宫“匾额馆”展厅,近期,沈阳故宫将择吉日把乾隆皇帝御笔“紫气东来”匾重新挂回凤凰楼下。(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