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天下英才 引领全面振兴——2018年全省人才工作综述

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我省人才工作创新发展的关键之年,是省委、省政府投入力度最大的一年,更是历史上取得成效最多的一年。着眼“高精尖缺”导向,去年4月,我省启动实施“兴辽英才计划”,为振兴发展集聚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

汇聚天下英才 引领全面振兴——2018年全省人才工作综述

来源:辽宁日报 2019-01-29 02:3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我省人才工作创新发展的关键之年,是省委、省政府投入力度最大的一年,更是历史上取得成效最多的一年。

这一年,《辽宁省人才服务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出台,带动全省上下形成人才加速集聚的良好局面。

重大人才工程“兴辽英才计划”实施,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逐步形成。

用人主体自主权进一步落实,人才评价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

对口合作深入开展,人才工作观念持续转变,人才引领振兴发展的战略地位牢固确立。

……

人才兴则辽宁兴,人才强则辽宁强。一年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一系列前瞻性、开创性、突破性的重大举措,推动全省人才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放权松绑”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去年,我省坚持“放权松绑” ,着力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制度藩篱和政策壁垒,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人才“加椅子、留位子、架梯子”,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完善人才发展政策体系,我省注重把人才工作与实施辽宁振兴发展战略同步谋划、同步推进。2018年3月,省委、省政府出台《辽宁省人才服务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围绕人才的培养引进、分配激励、开放合作等提出了2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相继推出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30余个,形成了上下呼应、相互衔接的人才制度体系。

去年6月,省委、省政府又印发《关于推进人才集聚的若干政策》,提出开辟人才落户“绿色通道”、吸引留学人员来辽创新创业等9条人才新政,持续释放政策利好。与此同时,我省不断深化人才发展关键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管理体制上“放权”,将公开招聘、职称评审、岗位设置等权限,全部下放给高校院所等用人单位;评价机制上“放开”,出台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分类构筑评价体系,实现“干什么评什么”“用什么评什么”;激励机制上“放活”,全面总结推广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17条试点政策,东北大学“分级决策管理,全覆盖奖酬,多元化评价”等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科技创新典型案例。

同时,我省大力推进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在沈阳、大连、鞍山、阜新和沈抚新区部分行政区、开发区打造一批人才发展高地。

统筹协调建设适应振兴需求人才队伍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2018年,我省坚持统筹推进区域、产业、行业人才资源开发,着力建设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广泛集聚人才。

着眼“高精尖缺”导向,去年4月,我省启动实施“兴辽英才计划”,为振兴发展集聚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一年来,“兴辽英才计划”选拔产生杰出人才10名、领军人才226名、青年拔尖人才273名,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48个。

实施“双招双引”工程,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沈阳市通过“三引三回”活动,签约落地项目总投资1200亿元。

科学培养人才。

一年来,我省深化产教融合,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计划项目资金16.9亿元,培养人才和团队1500余个。深入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累计增设与产业发展高度匹配的专业210个,撤销重复设置严重、就业率低的专业262个,优化了人才供给结构。我省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储备工作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并下力气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2018年,我省实施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计划,培育各领域中青年后备人才1647名;新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593名,人数是上一年的1.8倍;新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家、省级及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21家,新增技能人才12.9万人、高技能人才4万人;选派省级科技特派团43个,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9万人,培训农民技术员2369人。

用活用好人才。

为推动各类人才投身振兴发展主战场,我省大力实施高校院所服务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省内26所本科高校和18所高职院校与地方签订校地合作协议60个,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346个。

积极为人才干事创业搭建平台。去年,全省推进建设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超过1700家,近5万名科技人才在平台中成长成才、发挥作用。

拴心留人打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

识才、爱才、用才,让人才安心、安身、安业。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是拴心留人的先决条件。过去一年,我省坚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广大人才在辽宁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创造良好条件。

全省各级党委(党组)落实党管人才责任,为全省人才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去年春节上班后第3天,省委就召开会议,首次以述职评议的形式研究推动全省人才工作,有效强化了“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意识。实施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推动每一位市、县党委书记每年都要抓1至2个人才工作重点项目。一年来,市、县两级党委书记共实施人才工作“书记项目” 287个。

拿出真金白银,加大对人才工作投入。去年,省级财政安排5亿元支持重大人才工程实施,各地区普遍加大人才投入力度,葫芦岛市安排1亿元、铁岭市安排5000万元作为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力度前所未有。

拿出真情实感,拴心留人。每位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党组成员带头联系服务1至2名院士,推动省、市、县三级领导联系服务专家人才3300余人次。去年10月, 296名优秀专家获得省委、省政府表彰。精准的服务带来丰硕的成果。由省委领导联系服务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带领团队在辽阳市建成钢铁共性技术协调创新中心成果转化基地,形成年产近10万吨优特钢的生产能力。

拿出真招实策,为人才解决生活工作实际问题。建立省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开辟就医“绿色通道” , 在沈阳地区21家定点医院推行高层次人才优先挂号、优先就诊、优先住院。建立社会化人才服务体系,全省新增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机构107家。加强金融支持, “人才贷”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纯信用、无抵押、低利率贷款,支持企业扩大研发生产规模,支持专利落地转化。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随着我省不断传递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的强烈信号,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选择“我回辽宁,我来辽宁,我建辽宁”的创业之路,引领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王笑梅)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