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远古化石告诉你的生物秘密

来源:东北新闻网
2013-07-05 14:41:14
分享

一亿三千万年前的早白垩纪,辽西大地气候温湿,湖泊星罗棋布,草木葱茏。翠绿的苏铁盛开着一串串鹅黄色的花朵,高大的马尾松、银杏树伸出修长的枝桠,在风中轻轻地摇动……远古生灵们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大地上,无忧无虑地繁衍生息着。

请跟随我走近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与这些带有神秘色彩的远古精灵来一次零距离接触,倾听化石娓娓诉说我们未知的秘密……

奇哉怪哉,银杏树长着“竹叶”

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是中国的银杏树,它最早出现于一亿六千万年前的侏罗纪时期。银杏生长较慢,寿命极长,最长可活过千年,故有长寿树之称。银杏树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被称为“公孙树”。也就是说,爷爷种下树,到孙子那辈才能得食其果。银杏是古代银杏类植物唯一在地球上存活的品种,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在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古植物厅,展台上几大片银杏叶化石格外惹人注意。游客们会惊讶地发现一个反常现象:化石上呈现的银杏树叶是窄而两头尖的条形状,与我们现在看到的成折扇状的银杏叶子完全不同。为什么会是这样?要解开这个疑问,首先得了解一下植物叶子的作用。

第一,植物叶子上的气孔像动物的鼻孔和嘴巴一样,空气可以从气孔进进出出。吸进来的气体可以扩散到树木的各个部位,以满足生长的需求,所以它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呼吸。

第二,植物的叶子里有一种绿色的小颗粒,叫做叶绿体。植物与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能为自己制造食物,这被称为光合作用。叶子从空气中吸入二氧化碳,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来水分,然后又把水分输送给叶子。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中相遇,在阳光的照射下转化成淀粉等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这一过程叫做养分转化作用。

第三,蒸腾作用,蒸腾是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特别是高大的植物,如果没有蒸腾作用,由蒸腾拉力引起的吸水过程便不能产生,植株较高部分也无法获得水分。由此看来,植物要是没有叶子便不能存活。

侏罗纪时期的地球,气候温暖潮湿,一年中只有旱季跟雨季。大气层中的含氧量只有12%到15%,低于现今的20%到21%。大气层的厚度也远不如现在,地球上太阳紫外线的强度是很高的。为适应太阳紫外线强烈照射和干旱、大风的生长环境,银杏树经过长期的进化,慢慢演化生成窄条形叶子,摘掉了曾经引以为豪的宽大、厚实的“帽子”——树冠,以减轻狂风袭扰,避免过度吸收紫外线带来的灭顶之灾。由于叶片窄而薄,这就有效地减少了水分蒸发,靠着根系的保障,使它十分耐旱。

银杏树这一聪明之举,使它历经一亿六千万年的磨难,成为为数不多得以幸存的古植物之一。

难掩惊讶乌龟有条长尾巴

缩头,是乌龟的特点,人们常用“缩头乌龟”来比喻某人遇事不敢站出来说话。而自然界中的乌龟缩头,却是自身防御的一种生存技能。遇到敌害或受惊吓时,便迅速把头、四肢和尾缩入壳内。

在鸟化石公园,我们惊讶地看到,所有的龟化石,不论大龟小龟,都长着长长的尾巴。有的尾长甚至超过了身长,这是怎么回事?

专家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早白垩纪的某一天,一望无际的古陆湖泛着绿光,湖边的青山在湖面上投下深浅不一的倒影。

平静的湖面下正在上演着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追杀。这片水域的主宰者——凶猛的伊克昭龙(史前鳄鱼),正在全力追捕一只辽西龟。辽西龟长着强壮的四肢,尽管与伊克昭龙的游速没法抗衡,但自恃有着超强划水能力的它,根本没有把眼前的追逐当回事。它灵活地转身躲避,样子十分优雅,利用长长的尾巴突然下潜、又迅速爬升,甚至还做出突然转体180度这样高难的动作,很像现在的飞机空中转体180度倒扣飞行。

几个回合下来,乌龟觉得力不从心了。它故伎重施,迅速将头、四肢和尾巴缩回到坚硬的甲壳内。许是仓促之间动作不到位,一大半尾巴露在外边没完全缩回。靠“缩壳功”躲过无数次追杀的乌龟,这一次却没那么幸运。伊克昭龙长满利齿的大嘴,一口咬住乌龟露在外边的尾巴……一场追逐随着伊克昭龙的大快朵颐而结束了。

从那一刻起,乌龟家族开始了聪明的进化历程。壳变得更加坚硬、光滑,尾巴渐渐变短,直至达到能迅速完全缩回壳里的长度。尽管这样一来,游速大大降低,靠四肢划动的力度和频率来实现转弯,比起尾巴也不那么灵活了。但是比起性命来,这点儿瑕疵实在是微不足道。

乌龟现在还保留一条短尾巴。这条尾巴只有在陆地上不慎摔倒四脚朝天时和交配过程中需要支撑身体平衡时才用得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

推荐